鈣質對人體來說相當重要,不只能保持骨頭跟牙齒健康,也能調節血壓以及其他生理功能。對此,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曝光補鈣最佳時機,並提醒當身體缺鈣時,可能會出現肌肉痙攣、抽筋、心悸等狀況,嚴重時還會衍伸成骨質疏鬆症,因此千萬別忽視。
陳欣湄醫師在臉書表示,鈣是人體必需品,一日所需求的量很大,高達1000~1500mg,鈣質在身體裡也有非常多的作用,包含保持骨頭跟牙齒健康、肌肉和神經系統功能、調節血壓以及其他生理功能等等。
陳欣湄指出,身體鈣質99%在骨頭跟牙齒中,1%存於血液跟體液中,但一般人補充鈣質,大多是為了骨質健康、護住骨本,忽略了那1%鈣質對身體的重要性,然而我們的肌肉、神經、血液凝固、調節血壓功能皆發生在那1%的血鈣中,當骨質中的鈣不夠時,血液1%鈣質會立即救援骨質,導致血液中缺乏鈣質,這時候身體就可能出現肌肉痙攣和抽筋、心悸、心律不整、心臟病、免疫力下降等狀況。
若持續不管身體裡的鈣質,就有可能造成骨質疏鬆症,因此要適時補鈣,而補鈣有三個最佳時機:
1、分散補充:一次攝取過多鈣質會影響其吸收率,建議每次攝取量不超過500毫克。
2、飯後補鈣:飯後胃酸分泌量較高,有利鈣質消化和吸收。
3、避免和高纖、高鐵、咖啡因同時攝取,可能影響鈣質吸收率。
陳欣湄說,市面上常見的鈣質為碳酸鈣、檸檬酸鈣、海藻鈣、珊瑚鈣、螯合鈣、牛奶鈣,它們各自有各自的優缺點,沒有一定誰是最佳鈣質補充劑,但要特別留意的是,補充的鈣片一定要打開包裝看「營養標示」鈣質含量,否則原以為自己吃進足夠鈣質,換算吸收率、濃度後,卻完全不夠。
陳欣湄透露補鈣三撇步,首先結合服用,可以鈣+鎂(2:1)+維生素D;再來睡前服用,鈣+鎂有穩定神經、肌肉的作用,所以她會在睡前一小時服用;最後分次服用,如果當天鈣質攝取不夠要刻意多補充鈣片,她會把鈣質分開數次服用。陳欣湄最後也提醒,鈣質是身體不能或缺的營養,身體骨骼、電解質運作都需要靠它,「記得要每天努力透過飲食把它吃進肚子裡唷!」
本文經授權改寫自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
責任編輯/李艾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