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房屋貸款利率怎麼算?理財達人教你從三個數據找答案,央行升息其實不等於房貸利率

2023-05-01 20:00
12,316人氣
大家愛看央行升、降息,尤其是這幾年通膨惡化加劇,也迫使央行不斷採取升息策略,但你知道所謂升息一碼或半碼是什麼意思嗎?升降息到底調整了什麼利率?(示意圖/Unsplash)
大家愛看央行升、降息,尤其是這幾年通膨惡化加劇,也迫使央行不斷採取升息策略,但你知道所謂升息一碼或半碼是什麼意思嗎?升降息到底調整了什麼利率?(示意圖/Unsplash)

因此2023年三月最新公告的本國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目前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1.753%,這就是跟著升息而持續攀升...

大家愛看央行升、降息,尤其是這幾年通膨惡化加劇,也迫使央行不斷採取升息策略,但你知道所謂升息一碼或半碼是什麼意思嗎?升降息到底調整了什麼利率?其實央行宣布的可不是放款利率,而是指重貼現率的變化。

大家愛看央行升、降息,尤其是這幾年通膨惡化加劇,也迫使央行不斷採取升息策略,但你知道所謂升息一碼或半碼是什麼意思嗎?(圖/玩股網提供)
大家愛看央行升、降息,尤其是這幾年通膨惡化加劇,也迫使央行不斷採取升息策略,但你知道所謂升息一碼或半碼是什麼意思嗎?(圖/玩股網提供)

首先科普一下,央行或FED在說的一碼代表「0.25%」,半碼則是「0.125%」,決議調整的是重貼現率。回到2022年3月24日央行最新決議升息半碼來看,你可以清楚發現當日的重貼現率為1.875%,而前一次的利率則是1.75%,兩者利率相差了0.125%沒錯吧?這就是升息半碼。

再把時間拉回2020年3月20日,當時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因此央行為了救市決議降息一碼,可以看到當天的重貼現率為1.125%。接著在2022年3月18日又升息一碼,重返疫情前的1.375%,接著一路升息,如果從2020年三月將息的利率起算到目前最新的1.875%,一共升息了0.75%,也就是三碼。

這利率水準已經可回溯到2011年七月,當時也是金融海嘯之後的最高利率,所以這也是為何大家哀哀叫的主因,因為利率實在高到不像話,如果美國FED為了控制通膨而決議持續升息的腳步,甚至有機會持續挑戰2008年金融降息區間的2%,那屆時各行各業的壓力肯定會更沈重。這邊再跟大家強調一次,央行的決議利率是重貼現率,而不是指什麼放款平均利率或定存利率,可別搞錯了。

貼現率是什麼東西?

首先要解釋的是貼現率,這是指票據拿去銀行周轉借錢的利率,而票據包含匯票、本票及支票三種。簡單舉個例子,如果某人手上有一張還沒到期的支票,假設要在三個月後才能兌現,但今天急需資金周轉,於是這個人就把支票拿去轉讓給銀行換錢,這時候銀行就要跟借款人收取利息,而這個利息就是「貼現率」,所以為什麼現在要升息調高貼現率呢?

原因很簡單,如果這個利率越來越高,那麼大家拿著支票去銀行換錢的意願就可能降低,畢竟換錢就已經代表自己沒錢需要周轉了,結果利率又被調得更高,當然就會造成借款人的負擔,進而壓抑大家去銀行借錢的行為。

反過來說,如果出現景氣蕭條,這時央行就會採取降息的方式,讓大家拿著票據去銀行週轉,付出比較少的利息錢,這壓力當然也會比較小一點。因此央行升息、降息其實主要思考是以總經面為主,並非大家借錢或房貸的問題,雖然也是會顧慮到這塊,但基本上央行主要評估是以市場景氣週期的位階為主。 (相關報導: 2023年股東會紀念品懶人包!領取地點時間查詢、零股可以拿嗎?股票最後買進日、股東會日期一次看 更多文章

接著介紹「重貼現率」,這個解釋就更容易了,當銀行借款導致資金不足時,那麼銀行就可以拿著票據跟央行借款,模式就跟大家拿著票據跟銀行借款一樣,只不過這種週轉當然就會更貴,所以只要貼現率變高,那麼重貼現率就會跟著再堆疊上去,畢竟銀行如果借到沒錢也是很危險的事情嘛!以2022年三月最新利率來看,目前的重貼現率是1.875%,而重貼現率也會跟著升降息而連動。

繼續觀看內容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人選之人》登Netflix熱門冠軍!觀眾激讚「很會選演員」 她點破「沒這劇情」太可惜
英王查理三世加冕禮:美國總統拜登為何不出席?
見台北車站大廳「外籍移工坐地板聚會」!日本學者大讚:台灣比日本社會進步很多
侯友宜民調恐被郭台銘超車?吳子嘉曝關鍵:若517被提名將有超級大秀
喝水別瞎喝!中醫師勸3種人「別猛灌水下肚」 控制好「這水溫」喝了竟不會經痛
闊別2個多月…超商10元茶葉蛋回來了!他驚喜po買蛋照 店員曝實際供貨狀況
111年11、12月還有3張千萬發票沒人領!消費地點+品項全公佈,領獎期限只剩5天
快40歲才存到100萬!她揭慘痛成長經歷「賺錢給兄弟花」 心酸吐:為何要生我?
8+9入侵女宿!醒吾科大連2日「3陌生猴闖入」 噁撩女學生:屁股很翹哦…行徑超囂張
姓「劉」竟沒重名過!他無奈吐「尷尬近40年」 眾人笑翻:不當高官會對不起父母
商品照僅供參考?男買雞腿堡卻收「2片麵包」超傻眼…店家還嗆:這就是漢堡
謝忻登百岳一度失聯!同團女星曝她「脫隊迷路」原因,無奈喊:請慎選山友
買長程機票大踩雷!「票價竟不含托運行李」 他當場開箱重收…驚覺自己「買到這款票」
華爾街日報》5G還不夠?電信公司醞釀5.5G,預計將提高網速
《與惡2》真的要來了!林君陽導演認「下半年開拍」 剛忙完《人選之人》就有新挑戰
衣服送洗回來「恐藏死癌誘發因子」!專家:乾洗送回「先放3天」再收衣櫃 
拜登執政成績單:哪些已經兌現,哪些希望渺茫?
周杰倫自詡第一名卻遭轟「我喜歡的你X了」!疑暗諷「酸民=狗」:總是有在吠的
5月上路「7大新制」懶人包!報稅季開跑、新北飲料店禁用塑膠杯
「肺癌說」遭綠營圍剿 郭台銘批斷章取義:民進黨政府不敢面對能源危機
酒量是可以練出來的嗎、太久沒喝又會退步?醫生告訴你實際真相
一週天氣預報》全台回暖飆31度!這天起「鋒面再襲來」一圖看懂降雨地區
戴資穎亞錦賽再奪冠!60杜拜台商擠爆現場加油 她笑回憶比賽過程:好久沒這麼熱鬧
遇到不合拍的主管,不必逆來順受!3個技巧為自己開路,能守住立場也能學到東西
抱歉先讓熱湯離場!海底撈吃飯打群架 店員專業100%衝上前「整鍋熱湯+餐具先撤」
FBI局長作證:中國政府的駭客數量,比FBI網路情報員「多出至少50倍」
住台北一個月要花多少錢?專家試算單身、頂客、有小孩開銷支出表:月薪10萬也難買房
賴清德2024搶攻年輕票抗衡柯文哲?黃珊珊:一直都很關心就不用搶
初選傷痕難平?綠幹部曝何志偉仍具地方實力:王世堅要贏,整合是重要課題
侯友宜戰2024是「大隻雞慢啼」?游淑慧曝有秘密武器:民進黨都將惦惦
日本「自動洗澡機」耗時15年才發明成功!躺進去就能快速洗淨全身,還有1樣超實用功能
2023五一勞動節連假優惠》肯德基下殺51折、全家霜淇淋買一送一!速食店、超商、手搖杯...15家折扣一次看
台積電恐現13年來首度衰退 蔡正元市場萎縮原因:疫期很多訂單都是虛胖
五一勞動節放假對象有哪些人、不給放假有違法嗎?加班費計算方式、補假方式簡單看懂
風評:當「友岸外包」疑慮升起時
吳俊毅觀點:經濟滯脹與經濟智障,以美國聯準會與日本銀行為例
遭駭客拿私密照威脅!22歲女星「親自上傳裸照」反擊:我自己選擇要給誰看
黃維幸觀點:有沒有論文那麽重要嗎?
林宗弘專欄:「紅色境外管轄權」 中共威權銳實力對台新攻勢!
蔡壁如觀點:我們都清楚美國利益是什麼,但什麼是「台灣利益」?
劉性仁觀點:只要三腳督,民進黨永保萬年執政
顧爾德專欄:侯友宜「杯水論」是啥碗糕?「中華民國」與「台灣」的前世今生
觀點投書:教師們該如何因應ChatGPT對教學現場產生的利與弊
觀點投書:圍堵遏制VS.融合共生─文明衝突下的大國博弈之道
點教育》挺直大學的脊梁,須先健全制度與生態
蕭旭岑觀點:陳建仁為什麼希望馬英九不要發聲?
觀點投書:看混沌時期的民調會準嗎?
觀點投書:出塵武漢篇
觀點投書:Vuvu比您想像的有智慧─文化照顧對失能定義的再詮釋
觀點投書:為了撕掉台獨標籤,賴清德不惜「精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