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放過孩子們!台灣需要的是產業國際化與科技競爭力,不是「本土語言」

2023-05-12 07:50

? 人氣

作者認為,如果不真正重視對高中學生的數理教育,7~10年後的台灣半導體產業是否仍有目前的人才優勢,將是一個大問號。(蔡親傑攝)

作者認為,如果不真正重視對高中學生的數理教育,7~10年後的台灣半導體產業是否仍有目前的人才優勢,將是一個大問號。(蔡親傑攝)

媒體報導〈國小月考要「上台演講閩南語」 家長崩潰:兒子邊哭邊念〉,原來是國家語言發展法規定111學年度開始,中小學生「必修」本土語言,包括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馬祖的閩東語和手語,一名媽媽就讀國小的兒子月考要考閩南語演講,讓不太會說台語的他們簡直快崩潰,只能用注音符號一個字一個字拼。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國民教育108課綱使人才素質弱化

無獨有偶,台大電機系教授長期投入半導體相關人才教育,在教學現場也有第一手觀察,憂心忡忡地指出,連台大新生的成績都往下掉!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根本,人才培育的問題影響產業很大,新一代人才危機浮現,恐怕與108課綱有關,如果台灣不改變108課綱對於自然學科的過少必修時數,真正重視對高中學生的數理教育,7~10年後台灣半導體產業是否仍有目前這樣的人才優勢,將是一個大問號

因為少子化造成大學生人數逐年減少,投入理工科系比例又一年比一年低,意味大學理工科系學生規模正加速縮水,另一個浮現的危機,就是人才素質弱化,而且從12年國民教育108課綱實施後,進入大學的第一批學生,也就是目前大一學生的基礎學科能力表現弱化,就清楚反映出來。

(延伸閱讀:「年輕學子不要錯過這場盛會!」台灣四大半導體學院有什麼重要?專家解釋給你聽

英語是台灣國際化必須,科技更是產業競爭力來源

我在清大讀碩士班的時候,指導老師規定所有學生上台簡報必須用英文,而且不准看稿子,當時真的很不習慣用那種破英文做簡報,但是訓練兩年之後最大的收獲就是看到外國人「很敢講」,不管英文多破只要外國人聽的懂就好,英文不好可以再慢慢修正,台灣大部分學生最大的問題是看到外國人就結結巴巴的不敢開口。後來在台大讀博士班畢業以後進入外商公司擔任工程師,和外國人開會如魚得水,才發現當年碩士班的指導老師真是有先見之明。

當年在外商公司到國外參加國際會議,台下大部分是外國人,而亞洲區總裁是新加坡人,在台上用英文充滿自信侃侃而談,但是他的英文我怎麼聽就是「怪怪的」,我回頭問美國同事有什麼看法,他用英文回答我:「沒問題,我可以聽得懂。」我才明白新加坡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有一部分是來自於語言,在新加坡教育制度裡,英語是所有的科目的教學媒介語,也是新加坡的行政語言。

課綱教改年年變,真的符合台灣需要嗎?

台灣從1990年代開始就進行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措施,原來是希望改變我們小時候那種填鴨式的教育,減輕學生的壓力,結果三十年來卻是讓學生的壓力不減反增。而這麼多年的教育改革唯一不變的就是「年年變」,讓家長們無所適從,108課綱的審議委員除了政府官員,還有教學評量專家、教師、家長、校長、教育組織成員與學生代表,從名單裡就可以看出來我們的中小學基礎教育與產業嚴重脫節,竟然還規定本土語言為「必修」還必須「月考」,真難想像現在的孩子是怎麼熬過來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