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帶環保杯買飲料能折5元,卻永遠用不到優惠?專家教你成功省錢3關鍵,別再亂花冤枉錢

2023-06-09 09:30

? 人氣

買了一堆環保杯,卻沒派上用場?專家教你三個成功的關鍵。(示意圖/取自photo-ac)

買了一堆環保杯,卻沒派上用場?專家教你三個成功的關鍵。(示意圖/取自photo-ac)

繼布衛生棉之後,我的戰鬥範圍依舊圍繞在一坪的浴廁空間裡,理由有三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第一,這裡是我的療癒聖地,由於頻繁地打掃、擦拭,沒有難看的水垢和異味,躺在地上睡覺都沒問題,我希望它可以更好。第二,空間小難度低,無論是培養打掃習慣,還是斷捨離練習,我都會推薦從這裡開始。

第三,浴廁,其實是家中第二大塑膠拋棄式物品的集中營。舉凡牙刷、沐浴球、牙線、牙膏、濕紙巾、沐浴乳、洗髮精、護髮霜、棉花棒、海綿、清潔用品……全都是每隔一陣子,會出現在購買清單和陽台垃圾堆裡的東西。

這些必需品當然不可能說斷捨離就斷捨離,生活總是要過的,如果「不使用」是最佳選擇,第二佳的選擇就是替換成可重複使用的,或者對環境負擔較小的天然材質。完全不需要改變習慣,很好,我應該可以辦到。

竹牙刷與它的好朋友們

我第一個挑戰的東西是牙刷。

正常情況下,牙刷每三個月就要換一次,所以我跟帥哥兩個人,一年至少會有八支廢棄牙刷,軟毛的牙刷耗損率更高,差不多一個多月就壽終正寢了。而牙刷由刷毛和桿子等複合材質組成,自然不能回收,只能扔進垃圾桶。

想起有位在大學新生營隊認識的朋友,曾經在臉書上分享多款竹牙刷的使用經驗,因為現實朋友圈中,那麼在意環保、會去實踐,並且願意分享的人真的不多,那篇貼文顯得特別吸睛。

她說竹牙刷大致上分兩種材質,一種是天然刷毛,另一種則是尼龍刷毛。天然刷毛又有豬毛和馬毛兩種選擇,豬毛相較馬毛柔軟,最接近我們常用的軟毛牙刷,至於尼龍的刷起來就跟一般的牙刷完全沒兩樣,可以無痛轉換。

她也特別提醒在挑竹牙刷的時候,要注意桿子的做工,若刷頭太大或磨得不夠細緻,刷起來可能會覺得刮刮的,不太舒服。而天然毛雖然百分之百可分解,但可能會有掉毛的風險,遇到品質不穩定的,刷完了你就會獲得伴手禮――一嘴毛。

沒想那麼多,我就直接選擇她的心頭好――元泰竹藝社的極細白馬毛竹牙刷,一支一百八十元,這價錢讓人稍微抖了兩下,不過想想也很合理,畢竟這不是可以快速大量製造的產品。重點是,這支牙刷來自雲林老家附近的南投竹山鎮,支持在地傳統產業轉型又能減塑做環保,兩全其美啊,棒棒。

到貨那天,我們兩個興致勃勃的,照著使用說明先泡一下熱水做刷毛的軟化處理,稍晚直接上陣。刷毛比想像中的柔軟又有彈性,毛夠扎實,刷完後,用舌頭舔牙齒,感覺到比平常還要乾淨,帥哥也有同感,整個愛上。

我們也發現,動物毛非常耐操,刷到要汰換時也絲毫沒有開花的跡象,退役後特別適合拿來做打掃清潔。就這樣我們順利地成了竹牙刷的信徒,可喜可賀。至於掉毛的情況,三年多下來只遇到過一次,不太需要擔心。

後來我又陸續找到其他必需品的替代品項,比方說把塑膠牙線換成了玻璃罐裝的蠶絲牙線,如果是素食主義者,則可以選擇玉米纖維的材質,兩者都有販售補充包。沐浴球和化妝棉都被我用萬能小手取代了,如果你有需要,也可以選擇絲瓜絡或可重複使用的卸妝巾。

至於棉花棒,我有一根矽膠的掏耳棒,如果是要去除洗澡後的水分可以用吹風機吹乾或者衛生紙擦乾,這是醫生建議的。沐浴用的瓶瓶罐罐類,都有用完會消失的洗髮餅、潤髮餅、手工皂等替代選項,如果不習慣,也有空瓶回填的選擇。

意外的好處是,會對推陳出新的酷炫產品免疫,從那個好、這個也不錯的魔掌中脫離。

「裸體最好, 謝謝。」

下一步,我們來處理網購的垃圾。

如果可以的話,實體店購物當然是首選。比方說,一兩樣小東西,我就不會糾結要特定品牌,直接在日常活動範圍內的店家買。但有些東西可能只在網路販售,或者疫情嚴峻的期間想減少人與人的接觸,又或者更多的情況是,沒有時間。

那第二個對策,就是從「減少網購包材下手」。

首先,選擇在優惠的折扣日一次性網購補貨。沒錯,我還是會囤貨,但囤貨的理由不是怕買不到,而是節省資源和物流成本,也能省下頻繁購買的時間耗費,尤其對身為家中採購大臣的我來說更是如此。

長期累積下來,就可以省掉好多紙箱和包材,還有處理物品進家門的手續等等,只要做好總量控管取得空間的平衡,稍微多買一些是沒問題的。

你也可以試著觀察各大網購通路的包裝情況,有些會為了快速到貨而分箱出貨、有的一層一層泡泡紙包得像麵龜一樣,我會盡可能選擇包材少的。如果是撞了也沒差的日常消耗品,試著在下單時多一個小小的步驟――提出減少包裝的需求。打幾個字,就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減掉垃圾,是不是很划算呢?

這幾年無包裝商店越來越普遍,半數店家也陸續提供網購的服務,造福外縣市的減塑大臣們。你可能會想「還是會產生垃圾,無包裝根本沒意義啊」,不不不,正因為是站在同一個陣營的無包裝商店,我們提出的各種減塑要求他們都覺得「很正常」。

比方說,我最常寫在備注欄的一句就是:「麻煩盡量減少包裝和包材,裸體最好!感謝~」收到的回覆不是「sorry,沒辦法耶」,而是「沒問題,那牙刷的紙盒就不給你囉~」「這次因為有玻璃罐,所以還是會稍微包一下,但使用說明書就不附囉。」不覺得很開心嗎?

打開包裹,就像是驚喜箱,期待的不是我買的東西,而是店家會怎麼減塑包裝。你不會看到泡泡紙或破壞袋這類的東西,取而代之的是印著幾年前年分的日曆紙、不知道誰家的電信繳費單信封袋、哪個紙箱剪下來的紙板、廢棄牛奶瓶裝的過碳酸鈉,還有只會在你買水果時出現的水果套,至於兩支竹牙刷則是用很像新鞋或包包裡塞的薄棉紙包起來。

把採買的東西歸位後,剩下的包材通通可以回收,而且沒有因為我的一次消費製造新垃圾。試過一次,你就會明白那種成就感,會上癮的。

有「裸體」失敗的經驗嗎?有!

有一次買一罐睡眠噴霧,下單時一樣備注盡量減少包裝,過沒多久就收到了店家的訊息:「我們所有商品出廠時都是盒裝,沒辦法去掉外盒的包裝喔,聖誕腰封就依據您的要求不加上去了~」

當下會覺得有點可惜,不過也很感謝店家的行動。也許現階段不能事事如意,往好處想,如果你和我以及其他人,都主動提出減少包裝的需求,小小的聲音越來越大,哪天就產生轉機了。

「 我要用環保杯! 」

接著進階到需要改變習慣、和他人配合的品項,通常這類東西都是外出使用的,最佳的代表便是杯子和便當盒。但我們家買飯是帥哥的任務,目前還沒進展到這個階段,所以我選擇跳過,杯子先來。

自備杯子買飲料,也許對許多人來說是幼幼班等級的減塑行動,在我眼裡卻是需要累積一定的減塑經驗值、對自己有足夠的了解,才能挑戰的進階關卡。

因為我曾經失敗過兩次,對自備杯子有點陰影。

兩次都發生在我還是散財童子的時期,那時候不是為了環保,單純是愛買杯子,在什麼都不了解的情況下,只憑外表就買了兩個玻璃材質的杯子。

一次失敗的原因是杯子容量太小,超商的咖啡幾乎都裝不下,現場和店員經歷了一陣尷尬之後,就再也不敢嘗試了。另一次則是跟杯子八字不合,一個禮拜內就手滑破了兩次,白白損失了好幾百塊。

所以第三次的挑戰,我不得不謹慎一點。在買新杯子前,我先試著觀察自己買飲料的習慣,時間點通常是平日中午、假日出門,偶爾早上,其實很不固定,所以材質的選擇上要夠輕巧且體積小,才能夠隨身攜帶。多半是買手搖飲料,幾乎不買咖啡,而手邊已有500毫升的保溫瓶,所以容量至少要700毫升才裝得下。

玻璃首先淘汰,不鏽鋼體積又太大,塑膠完全不考慮,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矽膠」。即便矽膠有吸附味道、容易殘留色素的缺點,但如果我都只是裝茶類飲品,而且定期泡過碳酸鈉進行深度清潔,就不是什麼問題。

最後,我買的是一款可摺疊的矽膠杯。它容量將近750毫升,也可以凹成中杯的大小,收起來的體積就跟一顆小漢堡差不多,帶它出門完全沒有負擔。

「你好,我要一杯大杯的玉荷冰綠,無糖少冰,用環保杯。」點著飲料的同時,把手上的杯子「解壓縮」遞給店員,最後再說一句:「悠遊卡,發票存裡面,謝謝。」幾分鐘後,從店員手上拿取冰冰涼涼的飲料,順手放進自備的微熱山丘小布袋,完成無塑買飲料任務,走路都有風了。

即便很多人都說它軟綿綿的只適合平穩地移動,帶著騎機車會是一場悲劇,材質的特性又會黏一堆灰塵、毛屑(用久就還好了),對我來說還是瑕不掩瑜的好東西。只能說任何的商品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不適合自己,尤其在選購環保產品的時候更要多注意這點。

從這次的經驗,大概可以總結出三個成功關鍵,適合自己的工具、習慣的建立、持續行動,才能避免變成三分鐘熱度,為冷宮增添一名成員,又再次陷入斷捨離的循環。

如果你也想開啟減塑行動,我的建議會是,先從你最感興趣、有辦法上手,或者對生活造成困擾的項目開始執行,那種不用改變既定習慣的成功率最高,一步一步慢慢地行動,長時間下來,你會發現開始會有人叫你環保小尖兵了。

作者介紹|Kasin

極簡生活家、編輯、弓道貳段。

2018年起在部落格和Instagram,分享極簡生活、整理收納、環保減塑、手帳等生活內容,希望藉由日常紀錄,和每個人一起過有意識的生活。

曾經是一個文具控、雜貨控,讓房間一年有360天處於混亂的狀態,直到一篇講述日本極簡主義的文章,讓對未來感到迷惘的Kasin興起了斷捨離的念頭。透過整理慢慢地了解自己,也找到了未來的方向,現在將減法哲學應用在生活的各個面向,過著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遠流出版《理想生活的關鍵字:練習輕巧地過日子,找回金錢、時間與心靈的餘裕》(原標題:越做越起勁的減塑之路)

責任編輯/李艾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