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汽車不加油,中油還能做什麼生意?答案:努力轉型氫能供應商

2023-06-27 09:40

? 人氣

未來汽車不加油,中油還能做什麼生意?(圖/台灣中油提供)

未來汽車不加油,中油還能做什麼生意?(圖/台灣中油提供)

減碳海嘯襲來,全球皆有共識,氫能將是淨零碳排成敗關鍵,台灣政府宣示2050氫能發電占比將達1成,經濟部已與台電、中油等國營事業成立氫能推動小組,將透過天然氣混氫發電、加氫站等示範計畫,一步步勾勒氫能未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示範加氫站年底落地 中油逐步轉型氫能供應商

為了讓氫能車滿街跑不只是想像,加氫站布局需從現在做起,國內初期由國營事業帶頭示範,打通法規障礙,未來市場擴大之下,民間也可以參與建置。

中油示範加氫站預計年底完工,屬於交通部氫能公車示範計畫一環,中油表示,目前全球已逾30國共建置超過800座加氫站,鄰國日本及韓國皆為領先國家,雖然台灣起步較晚,但也因國際上已大力推廣多年,技術、操作及安全法規反而是台灣推廣使用氫氣燃料重要借鏡。

移動式加氫設備正在國外製造生產中,也由於台灣尚無加氫站,案子需經能源局專案審查,但更大的關卡在於選址。

攤開台灣歷年能源基礎設施推動,社會溝通均非易事,中油加氫站也不例外,原先是規劃設在高雄停業的LPG加氣站,目前持續與地方溝通,尋覓一處兼顧安全並可達示範作用的地點,例如距離民宅有段距離的交通運輸節點。

克服選址難關、法規完備後,中油董事長李順欽表示,中油規劃在北中南廣設加氫站,當具備一定經濟規模時,便可就近建置蒸氣甲烷重組(SMR)設備,也就是將天然氣經蒸汽重組,再透過碳捕捉技術,把灰氫變成藍氫,直接供應自家加氫站。

延伸閱讀:張泉湧觀點:全球暖化轉機─歐盟計畫用氫能取代核電,我國將推展氫谷

作為台灣石化能源龍頭,中油力拚轉型「氫能供應商」,李順欽近來多次公開形容「氫能是中油續命丹」,而中油優勢在於握有煉製技術,煉油廠本身也有氫氣工廠,利用碳氫化合物生產氫氣,現在也正如火如荼發展碳捕捉封存與再利用(CCUS)技術,自產藍氫、綠氫都在計畫藍圖內。

除了自產氫氣,中油進口液化氫勢在必行,但目前全球僅日本小量示範先行,李順欽不諱言,需待國際技術成熟、成本下降,再切入進口液化氫市場比較合適。

新開發天然氣機組朝混氫燃燒規劃 化身減碳小尖兵

國發會2050淨零碳排路徑納入氫能,並設定氫能發電占比為9%至12%;為了達成碳中和,從發電端減碳確實最直接有效。

也因此,台電去年4月宣布與西門子能源公司簽署「混氫技術合作備忘錄」(MOU),選定興達電廠3號複循環機組進行天然氣混氫燃燒試驗,目的即在減少發電碳排。

今年2月,台電更進一步和中研院簽訂「減碳及綠能技術發展應用合作備忘錄」試驗去碳燃氫技術,期待年底正式混氫燃燒時,中研院能提供第一槽車氫氣,積極動作可見一斑。

中研院物理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陳洋元說明,「去碳燃氫」技術奠基在現有天然氣發電基礎上,把天然氣的甲烷進行碳、氫分離,氫氣放進機組發電,固態碳則可作為工業材料使用,目前已能小規模產碳和氫氣,預計年底將量產出一批氫氣,導入台電機組測試。

台電綜合研究所所長鍾年勉表示,中研院產出的氫屬於「比較靠近綠氫」的藍綠氫,目前氫氣是在中研院實驗室離線生產,待產氫量穩定且達一定規模,規劃在電廠直接建置設備產氫,即時線上(online)供應機組,此牽涉機組控制問題,須與原廠協調搭配。

興達電廠既有5部燃氣複循環機組,若3號機混燒狀況良好,且氫氣供應穩定、儲槽設備、法規完善,有機會擴大混燒規模,台電未來新開發機組也會朝向混燒規劃;換言之,將有越來越多天然氣機組化身減碳小尖兵,助攻台灣淨零轉型目標。

責任編輯/郭家宏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