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一年進不了幾次影院的普通中學教師,也許專業的影評還談不上;《奧本海默》(Oppenheimer)觀影前後我也沒有特別做什麼功課,原著相關傳記也沒看,頂多就瀏覽了一下奧本海默的wiki page。所以本文比較像略用一點我文學專業出身的背景、想到什麼講什麼的感想。
本人非導演諾蘭的粉,沒有他的每部戲都看,不過素來知道諾蘭擅長敘事手法剪輯、影像音樂的呈現。我覺得恰巧就是因為《奧本海默》是傳記片,可以免掉那些吸睛的動作場面,反而更表現出諾蘭團隊鏡頭語言的厲害之處。以下我想針對「敘事手法、影音效果、人物分析」三個大方面雜談我的觀察。
要說,本文絕對有雷⋯⋯其實歷史就在那邊好像沒什麼好避諱劇透的,不過還是有必要先防雷一下,本文預設讀者就是看過片的人,請大家進戲院支持吧。
1. 敘事手法:時空與意識的跳接
時間階段
進戲院前不知有多少觀眾會去瀏覽網路上無雷的推薦?或許有人事前就知道電影彩色黑白畫面的意義,也或許有人跟我一樣是回來查了才知道:電影中彩色畫面是奧本海默的主觀鏡頭,黑白畫面算是第三人稱的客觀鏡頭。我在戲院看的時候是猜:難道黑白色是現在式?彩色是過去式?但又有幾些地方好像說不通⋯⋯如果想真的釐清又要重刷,我看就接受網友的說法吧。
那麼這個「彩色奧本海默、黑白第三人稱」的色調分配其實也輔助到電影時空跳接的剪輯,全片其實細究可以分三節時間階段:1940年代奧本海默的學術生涯到曼哈頓計劃——1954年奧本海默的安全聽證會——1959史特勞斯任命商務部長的提名委員會。前兩個階段都是奧本海默親身經歷的彩色畫面,最後則是黑白色呈現。
把這個彩色/黑白再考究細一點,可以注意到在這三個大階段之間的幾場小事件,也有把「彩色—奧本海默所知」、「黑白色—史特勞斯所知」重複以不同的色調之眼說故事,如初任奧本海默為AEC主席時,史特勞斯引奧本海默去新辦公室,結果遇上在湖邊餵魚的愛因斯坦那件事——就史特勞斯所見,不知是奧本海默講了什麼讓愛因斯坦臭臉、都不願意與「我」這個官僚說話;而如1959年參議院助理所說「也許他與愛因斯坦在談更重要的事呢?」影片最後一幕就收在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這一場對話的完整原貌,也就轉成彩色畫面了。另外還有AEC圓桌會議那場戲,從奧本海默主觀鏡頭看是彩色、從史特勞斯眼中看是黑白色;我不確定出口同位素的聽證會有沒有被re-tell,但應該也有這樣的分配。
意識流
影片開頭也預示了整部片各種視角的「1.分裂、2.融合」,所以從主角奧本海默出發,我們會看到很多他對於外在世界的感知認知、與內在意識的分裂融合。文學手法上所謂的「意識流」,其實就是將人物的主觀思維感情用「沒有現實邏輯但自成邏輯」的方式串接。例如第一階段講奧本海默留學劍橋時,因為實驗不順利遷怒、在教授的蘋果上注入氰化鉀,晚上回宿舍睡覺時追念小時候露營、餵狗狗吃東西所以再度聯想到那顆被放在實驗室講桌的毒蘋果,就奧本海默這個個體而言是自成邏輯的聯想,電影就用蒙太奇剪接使觀眾能夠掌握到奧本海默的思維歷程——所幸奧本海默想到後有馬上衝回實驗室,不然毒蘋果就要被波耳老師誤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