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研究團隊日前宣稱,成功合成出「常溫常壓超導體LK-99」,雖然該論文同時遭受質疑,卻也引發全球科學界瘋狂關注,各國實驗室紛紛投入研究試著重現,日前中國東南大學物理學院就宣稱,成功復現LK-99。台大「凝態中心」5日和「PanSci 泛科學」合作,在Youtube頻道直播LK-99超導體實驗,一度吸引2萬人同時在線觀看,關心研究是否成功。
這場重現研究直播時長近4個小時,由台大物理系教授王立民進行解說,可惜這場實驗最終結果是「失敗」,王立民教授說明,實驗結果做出來是一個反磁性材料,但不具備超導體特性,同時也沒有觀察到「電阻往下降」的現象,研判可能是溫度升的不夠高,只是當時實驗的溫度已經調整到南韓團隊宣稱的400K,即攝氏127度。
不過王立民教授也進一步指出,實驗結果從半導體到超導體之間,都有發展可能,只是如果想往超導體發展,製程上還需要再努力,因為實驗結果並非一刀斃命。
人類科技奇點?常溫常壓超導體是什麼?
超導體是一種在特定條件下幾乎0電阻的材料,目前已知只在極端冷卻,如攝氏-269度,或是極端壓力下才能表現出0電阻、完全抗磁性等特性,該材料廣泛被應用在儲能、磁浮列車、核磁共振等領域。不過南韓研究團隊日前宣稱成功合成「LK-99」,可在室溫、常壓環境下具備超導現象,消息一出瞬間引起科學界關注,因為如果屬實,將是人類未來科技發展重要里程碑,若能應用在日常生活,將可大大降低能源在傳輸過程中耗損。
但是「LK-99」的實驗結果同時引發科學界質疑,除論文被指缺少細節,南韓超導低溫學會驗證委員會也直言「LK-99不能被證明為室溫超導體」,其在影片、論文中展現的抗磁性表現,和超導體的特徵「麥斯納效應」並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