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院長專訪》中央研究院,是隸屬於總統府的最高層級研究機構。「院長」這個職位,是帶領研究方向、激勵研究士氣的要角;另一方面,也是媒體和輿論的焦點。本文蒐集網友各種提問,和現任廖俊智院長輕鬆聊聊!
西裝哪裡買的?還蠻帥氣的
我有兩三套,有的是買現成,有的是訂作。現在穿的這件是十多年前在美國洛杉磯買的。男生的西裝就是那樣子,合身就好。
院長都怎麼對家鄉父老解釋「中研院」和「工研院」的差別?
工研院是要生產「產品」,中研院是要生產「知識」。
這樣解釋夠簡單吧!工研院重點是輔助工商界,隸屬經濟部;中研院主要是做基礎研究,產生新的知識,直接隸屬總統府。知識若可以變成產品很好,但知識本身就是很重要的資產,即便它不是商業產品。
學「科學」最大的樂趣是什麼呢?
學科學最大的樂趣,是能創造新知識、或解決前人所不能解的問題。簡單來講,就是挑戰「世界之最」!把人類的知識及能力,推向新的極限。
科學分為很多面向,我的興趣很廣。小時候修電器,後來對物理、化學特別有興趣,之後讀了化學工程,又再轉到生物領域。涉獵很多不同的學科,這對我日後做研究有非常大的助益。
現今科學已經不是單一的學門。國高中的物理、化學、生物,甚至大學裡的電機、機械、土木,都是人為切割劃分的知識。但事實上,當你要解決問題、或研究自然界的現象,不能只靠這些人工切割的單一知識,而是要將跨領域的知識,融合思考運用。
接觸不同學科時,別一開始就覺得很難,不要養成這種「怕困難」的習慣。
抱著學習的精神,學什麼都是一樣。不管你是打籃球也好、打棒球也好,一開始總是要跑、要跳,手臂要動、眼睛要看、手腦要協調,這些基本動作是相通的。不同領域的學科也是,基本的邏輯觀念、基本的原理法則,很多也是相通的。
想聽院長說說陳年小故事
從小我就喜歡修理電器,家裡冰箱、電視、收音機,我都拆開來修,家人也沒有反對。高一時,晚上我還報名技職班,不像現在進修推廣部那麼完善,是坊間的電器工職訓班。我那時參加修理收音機的課程,自己組裝了一台真空管收音機。
當然除了修電器,高中我也花很多心力參加科展,從設計題目、組裝儀器、動手實驗到報名參加,都是我和另一位同學獨立完成。第一次科展得到佳作,第二次得到全國第二名,那時非常開心!
院長會打 LOL 和世紀帝國嗎?
LOL 我只知道是「大笑」。高中時,那是四十年前,那時候我們還沒有電玩好嗎?現在則是沒時間玩了。
院長每天的工作項目?
每天的工作項目,就是像現在採訪這樣子,跟各種不同的人談。有院內的、有院外的,有研究人員、有行政團隊,包含開會和非正式的討論。
剛回臺灣時,不太習慣這裡的「不討論」風氣,大家通常不表達想法,只聽長官的意見。長官在,職級比較小的通常不會講話,只聽意見。我希望每個人都講,不管多老多小、官有多大,每個人都要表達想法,扁平化地互動。
通常討論之後,有共識最好,沒有共識的話,我就需要指示這問題的解決方法、要朝哪個方向進行。其實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討論「問題」本身,包含行政上的問題、研究上的問題。
工作上最喜歡的部分,就是討論科學的問題。院裡有近千名研究人員,包含研究員和研究技師等等,有很多各領域很棒的專家,能夠一起討論,非常 enjoyable!
會不會有一張開眼睛,感到厭世的一天?
我當然會有情緒上的起伏,但不到厭世的地步。對我來說,每天都是新的開始,每天都充滿希望,每天都有新的機會。挫折感一定是難免的,不管去哪都有挑戰,但若是只會抱怨,事情是無法解決的。
遇到挫折時,更要理性地面對問題,先休息、運動一下,再以不同的角度透視問題,往往你會突破困境、發現解決之道。
院長的休閒活動是什麼?
游泳!我不定時會去中研院的游泳池,當然是下班的時候。游泳是很好的運動,不但可增加肺活量、舒緩壓力,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而且隨時自己就可以去,不用呼朋引伴。常到各地出差的話,隨手帶一件泳褲很簡單,跑步鞋有可能還裝不進行李箱。
我也喜歡棒球,去年世大運,特別帶二百位同仁去看臺法之戰,可惜最後一球漏接敗北。我也請人事室舉辦趣味壘球賽、增進同仁情感,同時我也自得其樂。
請院長推薦中研院附近常吃的美食
哈哈哈(編註:這個笑的涵義,代表這附近飲食選擇有限)。
平常在這裡就吃便當、麵食,我比較喜歡吃麵。常在中研院對面幾家麵店吃湯麵或炒麵,我的秘書戲稱為「院長炒麵」。
看到有網友問中研院的微風美食街什麼時候蓋好?這就要問總務處了,目前已經有一些進展,我也很期待!目前在蔡元培紀念館已開張的 Trine and Zen 咖啡館相當不錯,我特別喜歡明太子義大利麵,拿鐵也推薦。
期許自己成為什麼樣的院長?
(深吸一口氣)這是好問題。中研院是一個很大的機構,在社會上負很重要的責任,所以很難用一句話來定義「什麼樣的院長」。我希望能把中研院帶入新的世紀,包含很多面向,最重要的是創造一個環境,激發同仁的創造力。兩年前在院長交接典禮提出的三個面向,我到現在仍然認為非常重要。
第一個是,重質不重量。我們希望追求研究的品質,而不是單純的論文篇數。第二個,中研院創造知識,希望有朝一日「知識」能夠帶動學術和社會的進步。第三個,我們所謂的知識,不只偏重在自然科學,也涵蓋人文社會科學;如何架接各領域,這是中研院很重要的責任。
至於任職到現在,心境有什麼轉變?一旦開始「院長」這個職位,我就拼命往前,比較少時間回顧過去。要創造新環境、或要改變舊習慣,都不是容易的事。中研院有位同事,曾和我分享一句邱吉爾的名言 “If you’re going through hell, keep going." 意思是碰到艱苦的時候,要勇往直前。
如何在百忙中掌握最新研究走向?
看論文一定要先看大方向:這篇論文解決什麼問題,再看他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通常看論文,我是重質不重量,我會看很細,而不是看一大堆論文。我會先看這篇論文研究的問題,是不是我現在關心、或者重要的問題,是的話我就會繼續看下去。
因為我和國外學者有保持聯繫,也常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所以通常有新的學術發現,不同的人會傳來一些 email 、學術期刊、報導、國際會議的訊息。有些著名的國際期刊,也會發來一些論文讓我審查,我就能知道研究最新趨勢。所以,新知最主要的來源,就是跟學界接觸,就會掌握科研發展的脈動。
做科學,如何設立人生目標?
好的科學家,就是要解決科學上的問題,人家就會佩服你。會不會藉此而得到什麼名聲,那是另外一回事。
一般而言,當你解決了科學問題,名聲自然會伴隨能力而來。但是,不能急功好利。如果為了名聲來做科學,你會很失望,因為實驗過程通常都是一直失敗,會有相當多的挫折感。
「人文社會科學」存在的意義?以及如何看待「數位人文」趨勢?
一般科學處理的是自然界的問題,或是如何藉由對自然界現象的理解,來解決人類的問題。
但人類很大的問題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問題。這些需要人文和社會科學來研究。
對於人怎麼了解自己、怎麼了解別人、怎麼了解這個社會;還有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人跟社會的相處,都需要有深入的探討,以幫助社會運行至最佳的狀況。這些除了對現今社會的研究外,也要了解過去歷史的演進、文化的傳承,才會理解社會是怎麼變成今天的狀態。
隨著科技發展,「數位文化」是人文及社會科學其中一個努力方向,這些數位工具對於史料的保存、藝術、文物的重建有重大的貢獻。像是中研院有各種地理資訊系統 (GIS),結合歷史資料、地景地物,呈現時代變遷對文化、宗教及社會的影響,實現了「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情境。
然而,即使數位工具發展得再先進,人文社會科學最基本的「論述分析」仍然相當重要,體現在文學、哲學等相關研究,這部分就不是數位工具能取代,依靠的是研究人員頭腦裡的寶貴想法。
怎麼看高教人才流失的問題?怎麼留住人才?
高教人才「流失」這樣的說法,要仔細分析數據,才有客觀公正的判斷。臺灣有流出去、也有流回來的,包括我自己。例如,中研院近年來從國外延攬不少外籍人士,包含美國、日本、加拿大、法國、德國、香港、新加坡等等,激發不同的研究思維和互動風氣。
以中研院而言,短期,我們要創造一個環境,讓全世界認為臺灣是重視人才的地方。所謂重視人才,要讓好的研究人員認為在這裡被重視。不能只計算論文發表篇數,而是鼓勵研究人員進行長期且深入的研究。
另外,也希望資深的研究員,可以引導新進研究人員、提供善意的建議,但不是師徒或手下的關係。我們一方面鼓勵他們勇於創見、挑戰關鍵性的問題;另一方面在研究資源等等,中研院都應該盡量幫助這些年輕的研究人員。
研究之餘喜歡看哪些書?
我通常是在機場逛書店,順手買幾本書在飛機上看。我看的書都不是很輕鬆。最輕鬆的可能是愛因斯坦的傳記、霍金的傳記。最近在看蠻厚重的書,書名是《Enlightenment Now》(編註:Enlightenment 意思為啟蒙)。
所謂「啟蒙」,是以理性思維來討論問題。這本書的作者史帝芬·平克 (Steven Pinker)用理性思維,來反駁現今很多悲觀主義,例如很多認為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但其實當我們回歸理性思辯,分析實際的資料數據,會發現和 30 年前相比,當今在許多方面都做得更好。作者說:「如果繼續用知識,來解決人類的問題,那我們可以獲得更多改善。」
要分享輕鬆的書的話,我最近又重讀一次《紅樓夢》。前些日子和孫康宜院士,聊到她在研究一個問題:一些傳統文學作品的作者,到底是誰?例如《紅樓夢》的作者,前八十回和後四十回是不是同一人?
這激起了我的興趣,又回去讀了幾回《紅樓夢》。雖然小時候看過,但現在又有一些新的體會。它裡面有些詩詞,相當有意思。例如下面這則詩句,是實驗失敗時很好的啟發!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研之有物(原標題:「中研院院長在做什麼?」網友提問廖俊智)
責任編輯/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