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各種研究企業管理、商業模式、創新之道的書和文章實在非常多,大概每個人都能說出幾個思想和套路來;但我突然想到,我們平時大量閱讀和談論的這些東西其實有個系統偏見:我們過分關注了成功和高調創新的公司。
平庸的組織,靠愚蠢生存
左手Google右手臉書,內有馬雲外有馬斯克,這些公司、書和理論當然都是極好的,但我們可能忽略了一點:這些都是在全世界範圍內非常罕見、極其特殊的公司。有句俏皮話說,現代心理學理論應該都叫「大學生心理學」,因為研究人員用的受試者一般都是在校大學生。那麼根據這句話的精神,我們是否應該把市場上大部分講管理學的書都稱為「矽谷管理學」,因為它們研究的其實都是矽谷式的創新型公司?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公司,並不是像Google和臉書那樣營運的。那些普通的、平庸的,沒有什麼成功經驗值得寫,沒有青年偶像式的CEO,甚至可能患有大企業病的公司是怎麼營運的呢?在這樣的公司或組織裡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Aeon》雜誌有篇文章,作者是倫敦城市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安德列.斯派塞(André Spicer),他研究的就是這個問題。這篇文章的標題是〈愚蠢化:為什麼組織會供奉愚蠢和獎勵雇員不帶腦子〉(Stupefied: How organisations enshrine collective stupidity and employees are rewarded for checking their brains at the office door),他給的答案是:平庸的組織是靠愚蠢營運的。
這句話聽起來挺極端,但他給了很好的解釋,說明為什麼你必須愚蠢(實際上是必須假裝愚蠢),才能在平庸的組織裡很好地生存下去。具體來說,組織的愚蠢化來自五個方面。
流程和規定
比如,你是一個剛從名校畢業的大學生,躊躇滿志地加入一家很有名氣的諮詢公司,你的第一個任務是深入到客戶公司,幫客戶找出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如果你真的發現了客戶公司業務的三個重大缺陷,還興沖沖地提出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你根本就沒上道。
你們公司為客戶服務的商業模式早就有固定流程。可能客戶想要的只不過是一份漂亮的PPT而已。你要做的就是在自己公司內網上找些現成格式,把這份PPT做出來,給人製造一個專業的印象。若你真想在流程之外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還提出人家「致命」的問題,客戶可能反而非常不高興,他花錢購買諮詢服務,不是為了聽你一個新人指點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