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參與世界博覽會的紀錄
1903年美國獲得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權,因此決定在巴拿馬運河落成之際,舉辦世界博覽會,美國在1915年的博覽會前派人和孫中山討論一但中華民國建國,希望中國參與世界博覽會。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1913年4月,美國正式承認中華民國,翌月,袁世凱回應世博事宜,表示,中國政府會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並決定由農商部籌備參賽事宜。
這是中華民國第一次參與世界博覽會直到1970年的大阪世博會,是中華民國最後一次以國家館名義參與世博會,而最後一次為中華民國館設計場館的是著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
今年,5年一度的世界博覽會即將在義大利米蘭起跑,在台灣2015年的世界博覽會並沒有像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一般引起全國的關注,主因為可能失去中國題材,主流媒體失去關注的動力。但台灣並沒有在這一次的米蘭世界博覽會缺席,雖然台灣還是無法以國家館的身分參與世界博覽會,但是一群年輕建築設計師共同發起OPTOGO(外帶台灣館)計畫,期待藉由公民的力量將台灣飲食文化和創意帶向國際,這項計畫目前已獲得台北市長柯文哲、南市長賴清德、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重視,而當中重要穿針引線者是黨籍的市議員吳思瑤。
米蘭世博的危機
米蘭世博在5月1日開幕,但是並沒有如同前一屆上海世博獲得舉國的慶祝,反而帶來萬人上街遊行。如同其他國家一樣,政府預期博覽會帯來投資和商機,但是花費30億歐元(1000億台幣)的博覽會到底帶來多少遊客和投資者?義大利目前的失業率為13%,15-24歲首次求職青年人師失業率更高達43%,在義大利被稱作月薪只有一千歐元的「千歐世代」,義大利政府目前負債更高達2兆歐元,在財政問題重重的困境下,政府花大錢辦世界博覽會,更顯得格外諷刺。
反對者表示,以義大利目前財政狀況,世博會將會讓義大利線入更大困境。除此之外,國內更爆出25億歐元的場館工程弊案,其中還有剝削勞工的問題。抗議的青年指出,世博會勞工只拿到低薪,甚至被指是「義工」,超低的薪資哪裡還有餘裕燒錢看世博會。如同2014巴西世界盃,這類的國際大會不再是國內盛會,而是展現實力給外國觀光客看的大型表演秀。
在金融海嘯掃過全球之後,國內的公平分配問題成為各國的頭痛問題,但是這類大型展演又更凸顯的國內分配的問題。2014的巴西、2015義大利、2016的奧運又回到巴西,在各國經濟復甦疲軟的時代可預見的是,大型的博覽會或是運動會也將伴隨更大的抗爭活動。
文 /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作者LOUIS 本文授權轉載自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