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國教課綱將於108學年度上路,哪些學生適用新課綱?108學年入學的小一、國一、高一將適用新課綱(表1);而小二至小六、國二和國三、高二和高三則是用舊課綱。
也就是說,國、高中同一所學校裡將分別施行新、舊課綱,到了第二年、109學年度,三年級仍是用舊課綱,要到110學年才會三個年級都用新課綱。除此之外,首屆適用新課綱的高中生,是上舊課綱的國中畢業生,升上高中之後採用新課綱,學習是否能夠無縫銜接?
數學、自然、科技,3領域發展銜接教材
針對可能衍生的新、舊課綱銜接問題,國教署進行了新、舊課綱的差異比較分析,哪些知識點沒有銜接,是舊課綱沒學、新課綱有學的?
國教署署長邱乾國表示,需要知識銜接的領域有數學、自然和科技3科,落實到教學面,銜接的方式包括:
1. 併入高中部定必修課程的相關主題單元,老師利用上課時間補充即可;
2. 開設專課,補足斷製的知識,開課的時段可以利用寒暑假營隊或是彈性學習時間等;
3. 透過線上課程等。
新課綱在國、高中階段新增「科技」領域(涵蓋資訊科技與生活科技兩門科目),由於資訊科技為首度成立的課程,舊課綱下並無資訊科技課,因此會有具體的銜接問題。
新課綱在國一、國二的資訊科技課中,程式設計及演算法的課程比重接近2/3,目前經比對,需實施銜接時數為16節,唯實際節數仍須等領綱通過後確認。而生物及化學,須實施銜接的時數則估計分別為6節。
針對需要銜接教學的3個領域,國教署去年已委請資訊、生物、化學3個學科中心,進行銜接教材的編輯。另外,107學年度也請資訊學科中心研議發展線上課程,提供學校搭配實體課程實施。
而其他沒有銜接問題的領域(科目),將透過研習和工作坊,提升老師的專業知能,針對新課綱新增的學習重點,提供教學實施建議或教學資源,例如教學示例、課程模組等。
彈性學習課程有多種可能性
另外,「彈性學習課程」為新課綱在國、高中的重要變革,從舊課綱「彈性學習節數」改為「彈性學習課程」,從節數(時間)到課程,課程意謂著學校必須有所規劃,依學校願景、發展藍圖規劃出具特色的課程。
前國教院研究教師、敦化國中輔導組長林佳慧認為,「(教育)部定課程」、領域學習會有新舊課綱的銜接問題,但「彈性學習課程」沒有銜接的問題。適用新課綱的國一和國二、國三的差別在於,彈性學習課程的規劃變得更明確。
林佳慧指出,新舊課綱的結構不同,「新課綱為課堂帶來全新的樣貌,學習場域不會只有在教室,教室外也可以學習。」為學校的課程帶來很多的彈性。
例如:數學跨藝術的統整性主題課程,一學期18至20週,前6週可能是數學老師授課,後12週由2位藝術老師分別授課;或是協同教學,2個老師共同上課,除了校內、也可能是校外的業師;或是同科的老師一起共備課程,依每個人的專長分別授課。
林佳慧說,家長必須明白這點,而不是去質疑為什麼弟弟的課和哥哥不一樣,或是一門課不是一個老師從頭教到尾。
國教署指出,雖然108和109學年學校同時有適用新、舊課綱的年級,但這並不會影響學生學習。每個學年度入學的新生,從課程規劃、教師教學到學生學習,都是依據各學年度所適用的課綱,而就學三年後的升學進路考試,也是依據入學時所適用的課綱進行規劃。在升學進路、課程、教學均為各自獨立情形下,不致於出現學習紊亂的情況,家長不需要太擔心。
文/羅梅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未來Family 9 月號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