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幾歲要和爸媽分房睡?多大要有自己的房間?室內設計師一篇文曝規劃方式

2023-10-08 11:00

? 人氣

「房間」有許多不同程度的規劃,値得全家好好討論。(示意圖/取自pixabay)

「房間」有許多不同程度的規劃,値得全家好好討論。(示意圖/取自pixabay)

編按:小孩幾歲要有自己的房間?幾歲要和爸媽分房睡?這是許多為人父母都會遇到的問題。不會整理沒關係,揪出收納盲點,不用收的好家設計》一書中,室內設計師王采元依據各家庭的狀況,為家長們做出解答。

這題思考的面向太廣,此篇討論的層面僅限當住家坪數有限時的斟酌,提供給在坪數壓力下掙扎的朋友們參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意隱私、百歲教養派建議一人一房

我覺得這題要從家庭基調與幾個時間軸來綜合討論,若是強調個人主義、非常在意隱私、教養方式偏向百歲派、或小孩都已達靑春期且性別不同,的確是需要ㄧ人ㄧ個房間,那在購屋時就要找尋適當坪數的房子,千萬不要覺得設計師是魔術師,可以在20坪硬擠出寬敞三、四房作使用,還兼顧舒適的客餐廳空間,勢必要在空間大小、彈性使用上作出取捨。

孩子0~6歲,彈性臥舖更實用

若家庭氛圍是強調分享、親密的,平時全家人可以ㄧ同做事、寫作業、看書,希望孩子盡量不要躱在房間上網,那「房間」這個議題在孩子不同階段眞的有很多種不同程度的處理方式。

若不是百歲派教養法,孩子大概都會與大人同睡,而且也許到小學二三年級後才能慢慢接受睡自己的房間。長達也許5~10 年的時間,若特意擠出一間小孩房,大多會淪為儲藏室,然後在小孩需要房間時,又要面臨一次東西太多不知從何丟起的痛苦。但以雙北市的房價,我始終不能認同這種「預留」的方式。好不容易買了房子,卻為了也許8~10 年都用不到的小孩房,硬生生讓最需要親子相處階段的公共空間被壓縮,對空間跟家人來說都太委屈了。

彈性可開關的臥鋪平台,在小孩還小的時候是遊戲午休室,最好面對客餐廚全開放,讓主要照護者跟孩子都能輕鬆地看到彼此。孩子隨時看得到爸媽,有安全感,自然比較有機會自己探索自己玩,不會ㄧ直黏在主要照護者身上。而當有居住需求時,利用隱藏的橫拉門或折門控制隱私,即可成為一個獨立的房間。這種彈性的臥舖空間,因為與公共區域相連,可增加客餐廳的開闊感,搭配整合過的水平高度收納設計與合適比例的家具,可以有效讓空間感放大,而居家空間開闊,心情自然能放鬆。

我通常為家中有0~6歲孩子的家庭設計空間,一定會為這種臥舖空間準備成長性空間改造計畫,將日後若需隔成房間的位置預留好,讓空間也能跟著孩子ㄧ同成長,階段性的變化,整個家伴隨孩子成長/空間改造,準備好蛻變的心態,是很珍貴的印記。

若勇於挑戰「習慣」的人,也可以試著重新檢視「隱私」的層次,也許不是控制在ㄧ人ㄧ間房,而是退到睡覺的「臥鋪空間」:150~180cm*200~240cm 的大小。裡面還是可以有小平檯跟衣櫃,但主要做事回到公共區域,這也是一種可考慮的方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