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五)巴勒斯坦哈瑪斯(Hamas)對以色列(Israel)發動攻勢,以色列也隨即全面反擊。以下透過八個問題,來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長達75年的漫長衝突。
一、衝突如何開始?
巴勒斯坦 (Palestina) 被猶太人視為故鄉,卻也住著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耶路撒冷 (Jerusalém) 則被猶太(judaísmo)、基督 (cristianismo)、伊斯蘭教 (islamismo) 都視為聖城。
1948年以色列正式在巴勒斯坦建國,隨即遭到以約旦 (Jordânia) 為首的周邊阿拉伯國家進攻,第一次以阿戰爭 (Guerra árabe-israelense de 1948)爆發。以軍擊退阿拉伯國家的圍攻,確保以色列國的建立;約旦和埃及軍則分別控制約旦河西岸 (Cisjordânia) 及加薩走廊 (Faixa de Gaza)。戰後有超過五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逃往約旦河西岸、加薩走廊或周圍鄰國避難,再也沒能回到原本世代居住的地方。
1967年六日戰爭 (Guerra dos seis dias) 爆發,以軍不但再次擊退阿拉伯國家的圍攻,還佔領了約旦河西岸、加薩走廊、西奈半島 (Península de Sinai) 及戈蘭高地 (Colinas de Golã) 等地。這場戰爭深刻改變了整個區域的情勢,此後以色列逐步在約旦河西岸及加薩走廊擴張其屯墾區。
二、為何以色列國在中東建立?
根據《舊約聖經》,巴勒斯坦是上帝應許之地,被猶太人視為故土。古代相繼被亞述 (assírios)、巴比倫 (babilónios)、波斯 (persas)、馬其頓 (macedónios) 及羅馬人 (romanos) 入侵。自西元七世紀伊斯蘭教興起後,此地開始定居阿拉伯人。自十六世紀初以降,此地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Império Otomano) 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法兩國秘密協議戰後瓜分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在中東的領土。戰後巴勒斯坦受英國託管,並開始有許多猶太人移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高達六百萬猶太人被納粹迫害,促使猶太復國運動更加盛行。
根據聯合國在1947年提出的《巴勒斯坦分治方案》(Plano da ONU para a partilha da Palestina de 1947),以色列國和巴勒斯坦國分別都在巴勒斯坦建立,各自佔有約一半的領土。耶路撒冷則受聯合國託管。不過這個方案從未被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