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雖然不會說話,但他們會用聲音來表達情緒與需要。因此,在我的字典裡,沒有寶寶哭、鬧、吵這件事,這個鍋寶寶可不背,寶寶只是在講他的「哭哭話」呢。
面對發出哭聲的寶寶,我都會回應他。雖然常常不知道寶寶在講什麼?但就是憑著一直以來的經驗、比較懂寶寶需求後的直覺,跟我的一顆真心,當下就比較容易心領神會,感覺得到寶寶會想告訴我的是什麼!或是我想告訴寶寶的是什麼!真的有用喔!寶寶是孤獨的一人世界呢!總是渴望著有人能交流、能互動,所以就依著心裡想要回答寶寶、跟寶寶說些什麼,就愉快的跟寶寶說話互動吧!
我很喜歡做這件事,謝謝我的小老師寶寶們常常會給我回應、給我表情、給我寶寶釋出善意的眼神、眼光,天天都跟院內的寶寶與媽媽們在一起,總是會從爸媽媽哪兒,得到怎麼那麼不可思議的反應。其實只要大家跟我一樣,敞開自己真心真意地用情意跟寶寶們相處,你也會得到一樣的結果,神奇著呢!
例如,有時候寶寶聽起來像是在嘮叨,咿咿嗚嗚的說個不停,我就跟他說:「真的唷!好的,阿姨知道、阿姨知道。對不起!對不起!阿姨也還在學啊!好喔!好喔!謝謝呀!我也很喜歡你唷!」
有時感覺寶寶像是在跟我要東西或交代事情,我便回應:「好好好,阿姨知道了,明天就去買,明天就會去買。」
我們會發現,越是跟寶寶互動,寶寶就會咿咿呀呀說得越多,他的表達能力也會越強。所以我常說:「哭哭是在養本事呢。」
有些大人很怕寶寶哭,一聽到寶寶哭,就希望能夠想辦法趕快讓寶寶停下來不要哭。但是也該給寶寶有機會發表一下高見,說說寶寶特有的語言哭哭話啊?寶寶哭了,媽媽們或照顧者何不就試著回答寶寶,而且在回應的同時,也評估寶寶是否身體有需要。有時寶寶只要你多抱抱他、多跟他說說話,讓他知道我們好愛他、多多撫摸寶寶、做眼神跟眼光的交流。我們只要願意試著走到寶寶的感受裡面去,也就會很有機會有所領悟了。
不過,照顧嬰兒這麼多年來,我大概也歸納出寶寶們的「嬰語」與肢體語言,所代表的意思:
哭聲像鋸子的齒一樣,是連續的發聲,哭聲短而急,而且寶寶雙手握拳、撐直或踢著腿,多數是代表「寶寶餓了」。閉著眼睛、手掌是放鬆的哭,哭聲裡有一點煩躁感,代表「寶寶想睡覺,但是睡不著呢」!寶寶也是失眠族群裡頭的一員喔!這種情形也經常常發生在夜裡。若總是要等到寶寶已經餓醒,告訴家長或照顧者我已經餓到醒來在哭了,才能夠得到奶飯飯,這類的寶寶就會想睡但又不敢睡而哭囉。顯得躁動不安,把頭會撇開,也無法安穩的睡著,有時還會發出哼哼唧唧的聲音,代表:「寶寶吃太飽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