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以女子之身從軍的故事只是一篇文學作品,但古代不論中外,皆有女性上戰場的確實記載。諸如隋末唐高祖李淵第三女,平陽公主所統率的「娘子軍」、英法百年戰爭期間,帶領法蘭西王國軍隊的聖女貞德,都是馳騁沙場的女性。然而,何以女性在戰場的身影少之又少?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演化生物學候選博士生 Alberto Micheletti 以生物學角度解釋,參與戰爭的,為何總是男人。
或許有人認為答案不言而喻,只是兩性之間的生理差別導致。一些研究人員提出,平均而言,男性比女性更高大強壯、走動更快,故男性在戰鬥中無疑更佔優勢。亦有觀點指出,男性軍隊的戰爭成本較低,因為男人在戰勝後可「得到」更多女戰俘,抵銷戰爭導致的傷亡;但女戰士則不然,即使能擄掠男戰俘,女性每次亦只能生產有限的後代。又或從演化歷史來說,類人猿及人類群體中,女性遷徙流動的可能性更大,意味女性與社群關係不如男性般緊密,相較之下,沒有那麼熱衷為群體冒生命危險。
Micheletti 認為,上述的論點雖能在男性參戰多於女性方面,提出可能的原因,卻未解釋何以戰爭幾乎完全由男性主宰。兩者差別在於,儘管在戰爭上男性比女性更具某些優勢,但並不代表女性不能參與戰鬥。是以 Micheletti 與一眾研究人員,嘗試建立一個模擬男女參戰演變的數學模型系統,研究戰爭對一個健康的人,及他們血親之間產生的影響,以檢視一個人參與戰鬥的可能性。
在 Micheletti 的數學模型中,兩個群體中的男女相等,且在運算個人加入戰爭的可能性時,不會考慮性別特徵不同的因素。然而,結果令研究人員大感意外:即使沒有計算性別差異,結果亦顯示,只有男性的戰爭會持續發展。
模型揭示,一個性別中多少人在預定時間裡參加戰爭,會引發同性之間關於性的競爭。Micheletti 舉例,假如很多男性均已參與戰事,個人面對的風險便會降低,且潛在獎勵更高,同時女性投入戰事的動機會變小。男性打仗比例逐漸提高,至日後戰爭幾乎是男性專屬,意味在演化過程中,有誘由導致男性參與程度更高,並在多代傳承之下,其動機愈來愈大。
Micheletti 的模擬中,一開始,男女之間的角色完全相同。按理,若有潛在的演化軌跡,導致男性主戰,亦將會有另一個導致女性主戰的演化版本。在模擬中,這種傾向取決於哪個性別更易開啟戰端。
為何在現實及模擬中,均指向男性更易引發戰爭?Micheletti 的研究指出,這關乎生物學上「性選擇(sexual selection)」的問題 —— 男性對配偶及資源的競爭大於女性,或是導致男性在演化過程中,往往比女性更具侵略性的原因。如此一來,男性從一開始便比女性有更多原因投身戰場。Micheletti 認為,他們建立的模型,解釋了最終戰爭僅限男性的原因,而體力、戰爭成本及群體聯繫的程度,可能加強了這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