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單純是為了賣高價格的產品,需要特別開一個新品牌嗎?不是在既有品牌開賣新高價產品就好了?說起來好像有道理,但會想在新品牌做高價產品,可是有理由的。首先是新價格要是跟既有品牌差距太大,那價格帶就會太寬,價格帶寬,雖然可以帶來更多不一樣的顧客,但同時可是會讓高價格帶的產品比較難變成主力產品(因為顧客會第一眼集中在低價區)。如果要讓這個高價的產品變成主力產品,就必須去設計規劃符合這產品的產品群,如此新產品的點購率才不會太低。所以,乾脆建立一個新品牌這個方法,在整體性上會比較佳。
那為何要賣高價產品?第一個原因大家應該也都知道,食材成本越來越高下,如果不走出不同成本結構的產品線,要維持跟過去一樣的獲利,幾乎是不可能的。另一個原因是如果不提高售價,則無法使用到更貴的食材,如果用不到更貴的食材,演出非日常的難度就會提高(不用高價的食材當然也可以營造非日常,但這個又跟組織內的能力有關),所以在這些價格不往上推不行的理由下,開新品牌將會是一個趨勢。
趨勢三:創造跟主題延伸的新鏈結
再回到「屋台料理 台南」這個品牌看一下他們的產品,雖然菜單裡面有幾個代表性的產品,可以跟台南鏈接,例如台湾担仔麺(擔仔麵)、ルーロー飯(魯肉飯)、腸詰め(香腸)等。但菜單上其他產品,例如,ルーロー麺(魯肉麵)、台南サラダ(台南沙拉)、角煮レタスチャーハン(紅燒肉生菜炒飯)等,這些在台南是很少見,或是根本找不到的。這個設定跟實際的落差説明了什麽?後疫情時代,除了餐飲現場的員工是缺乏的之外,面對前面所提到的改變以及創新之時刻,總部的多元人才相對也不是充裕的,所以成果物才會出現這樣的落差。
在過去,既有品牌的產品延伸,讓消費者買單不會太困難,但在消費者被更多元資訊包圍下,執行創新跟改變,一定要能跳脫跟過去的思維,但要變更既有人才的思考習慣並不容易,適當的人才輪替,以及導入外部人才資源,速度才能快。疫情後,日本外食企業的高層陸續出現替換潮,比較著名的,從サイゼリヤ薩莉亞、塚田農場、串カツ田中、いきなり! ステーキ,等紛紛都在近期做了社長的替換。這個在餐飲產業的人才替換浪潮,也開展逐漸在後疫情發酵。
再回到「屋台料理台南」這個品牌,說到台南,其實牛肉湯,應該還蠻符合日本口味,原料在日本要取得也不會太困難,好像還蠻適合這個品牌來做的。如果你負責這個案件的「非日常」以及「高價業態」這個命題,那你會怎麼做呢?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食力foodNEXT(原標題:「日本式台南料理」賣的是什麼?新日本餐飲業態開發趨勢在搞什麼創意?)
責任編輯/游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