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能不能當朋友?了解3個必要條件,維持最舒服的人際關係

2024-01-11 17:56

? 人氣

有些人害怕面對評價或拒絕,就更難將心裡話直接說出口了。但是,不要把與對方溝通的過程中產生的情緒、想法與需求的變化當成不安的因素,而是對那些未曾經歷過的新鮮事物保持好奇心,就可以減少防禦性的態度。然而,這必須建立在對自己及對方的信任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讓我來舉個例子吧!我曾幫一間公司進行集體諮商,當時遇到一名剛進公司六個月的男性員工。他告訴我,如果沒有同組的前輩幫助,他大概每天都得加班,並表達了感謝之情。正好,當事人的前輩也在同一個諮商小組裡,所以我要求他把這些內容親自表達給前輩。因此,他說道:「我有很多不足之處,前輩給我很多建議,也提供我很多資料,我真的覺得很感謝。」但是,這段話並不能算是直接對當事人表達。因此我要求他再試一次,他不好意思地猶豫了一下。此時,一直默不作聲的前輩開口了。「一定要說出來嗎?我已經知道他的心意了。」像這樣,他們其實會想逃避現況草草了結。

因為這位前輩認為職場上的人際關係毫無意義,在進行集體諮商的過程中還表現出冷嘲熱諷的態度。這兩人並沒有表現出「對變化的信任」,也就是說,在溝通的過程中,他們對彼此並沒有「即使兩人的情感、想法及需求出現意外的變化,也相信彼此能充分處理這些狀況」的信任。

此時,其他同事都同意我的想法,因此也鼓勵新人直接表達感謝。他猶豫了好一下子,然後小聲說道:「前輩,這段期間多虧有您的幫忙,我才能夠堅持下來。您是我的恩人,謝謝。」聽完這段話,前輩的臉開始漲紅,似乎不知道該怎麼辦,眼珠不斷四處飄移。我要求他看著後輩,給他一些回覆。此時,他才直視後輩的臉,說道:「這是我該做的事,謝謝你告訴我。」接著臉上終於露出了微笑。

不侵犯自己與他人的界線,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就是相互尊重。我認為,只有在處於感動的情境時,對他人的尊重才會更有重量,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積極創造感動的時刻也會有所幫助。

本文授權轉載自遠流《你的心,今天還安好嗎?:每一天練習對自己多寬容一點》(原標題:學習保持距離的關係)

責任編輯/游舒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