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同事能不能當朋友?了解3個必要條件,維持最舒服的人際關係

2024-01-11 17:56

? 人氣

不侵犯自己與他人的界線,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就是相互尊重。(示意圖/取自freepik)

不侵犯自己與他人的界線,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就是相互尊重。(示意圖/取自freepik)

我們因「內射、投射、融合、回射、自我意識、折射」等妨礙因素逃避接觸的結果就是「自我疏遠」,這是指自己不接受自己的存在。相反地,倘若我們嘗試與自己、他人以及環境接觸,那就表示我們接受自己的存在並且能自我復原。現在,我想在這裡多談談人際關係上的接觸。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人類最普遍的需求之一,就是對人際關係的需求。無論是誰,人類在出生的那一個瞬間,就會開始自動形成人際關係,我們這一輩子都無法擺脫人際關係的束縛。此外,生活的喜悅和痛苦、快樂和悲傷、希望和絕望、幸福和不幸、有意義和無意義,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透過人際關係的接觸才得以獲得。人際關係基本單位是兩人,兩人之間的接觸則是所有人際關係的原型。

人們總是不太理解,我們是在人際關係中學習人際關係的概念。尤其是當人們被毒性關係拖進困境之前,更是如此。但是,只要正確理解幾個條件,我們就不會因為毒性關係而浪費力氣,這也是對他人最基本的寬容。

接受我與你的不同之處

有些人會認為,承認彼此的差異、尊重各自的不同會破壞親密關係,讓雙方完全背離彼此,但是這種想法應該要被消除。在我的著作中,有一本書名為《我們是有血緣關係的他人》。一些好友注意到這個書名,並不明白我為什麼要這麼取名,還提出了一些擔憂以及建議。他們之所以不懂,是因為他們觀念中對「他人」這個詞彙的概念。這本書是在講述上了年紀的年邁父母以及一起變老的成年子女的關係,因此許多友人將「他人」一詞解釋為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像陌生人一樣。因此,我先糾正了他們對「他人」的理解。我解釋道,父母與子女確實就是「他人」,最終也應該做為獨立於彼此的他人存在。其實除了我自己,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他人。像這樣承認並接受彼此的差異,就可以成為接觸的良好起點。

承認萬事萬物不斷在變化

彼此懷抱不同感情、想法及需求的兩人相遇,理所當然會伴隨著許多變化與能量的往來,也就是彼此會互相影響。如果A與B兩人繼續交往,有時會以A的需求為優先,有時則會以B的需求為優先,這段關係中必然會發生很多交流及變化。這時,雙方對彼此的興趣、關心與興奮的能量也會自然而然產生。然而,倘若兩人在一起時,總是按照其中一個人的想法、感情與需求來決定事情或採取行動,這就是嚴重的「融合」狀態,或是其中一方支配另一方情緒的「煤氣燈效應」。倘若想要守住彼此的關係,兩人就要承認關係中會不斷產生變化,並保持親密的關係。

直接表達最真實的心意

如果是真心接受彼此真實樣貌的一段關係,就應該向對方如實表達自己感受到的內在經驗。也就是說,溝通時的態度應該用「直接告訴」對方的方式,而不是以內容為重的「談論」。如果想要隱藏自己的內心話,人們通常會避免接觸那個話題,所以比起直接說出口,人們會選擇說些別的或拐彎抹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