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cade 行政總裁Neil Peters-Michaud認為,生產商把零件粘在一起並內置電池,更令回收利潤減少。該廠在拆除 iPad 電池的訓練、安全措施及功夫,成本約為每部50分錢至1美元。「人工和時間都是錢。」他質疑:「為何蘋果沒包含一些能讓用戶及回收重用社區能夠受益的設計,以便安全地延長產品的壽命。」另一電子廢料處理廠HOBI International的合夥創辦人Craig Boswell亦指:「現在分離物料的成本高於可用物料的價值。這不僅發生在iPad,也發生在絕大部分內置密封電池的設計。」
生產商說用戶想要更薄的產品,於是改用密封電池的方式。但無可否認,內置一塊壽命只有數年的電池,亦是一種迫使客戶升級的方法。去年,綠色和平就各大企業對環境整體影響進行評估,當中包括「產品壽命延長」的評級,衡量產品被設計成有多便於維修、再用及回收。產品容易升級和拆解的惠普(HP)則獲A級,蘋果、微軟及三星等公司則只獲D 級。部分科技公司更積極反對為所謂的「維修權」立法,拒絕分享如何拆解產品的資訊。
雖然蘋果作出公開承諾,向在指定廠商正確回收的產品付費,但沒公開回收得來的物料數量,不少回收商相信那只是九牛一毛。業界資助計劃Call2Recycle去年收集了270萬磅鋰離子電池,也說是只佔美國銷售總數的「單位數百分比」。蘋果亦曾表示致力建立「環狀」供應鏈,希望他朝能夠只用回收或可再生物料製造產品,同時研發可以較快捷及安全回收部分產品的機械人。但不少回收業人士認為,更好的解決方法是重新採用可拆除電池。Call2Recycle行政總裁Carl Smith表示:「你可以擁有非常優雅的設計,以及高能量的密度。我不認為這是兩個完全獨立的觀念。」
文/Ann Wong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CUP(原標題:舊機回收,爆炸收場)
責任編輯/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