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宣布回歸作家身分的前文化部長龍應台,歷經6個月沈澱修養,日前在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新辦公室,首度接受媒體專訪,就她長年關注的二戰歷史、台灣自我認同問題、野火30周年看國家劇烈變化、新世代挑戰等議題,提出個人看法。《風傳媒》以4個獨立主題篇章,為讀者完整呈現:
二戰終戰70週年在台灣
70年前的5月8日,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要角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正式結束了戰爭,身處亞洲戰場的台灣、以及尚未播遷來台的國民政府,直到美軍先後於日本廣島、長崎投下2顆原子彈,迫使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跟進投降,中華民國才初嚐勝利滋味。
那一場戰爭,台灣屬於侵略國日本的殖民地,角色在既是當時的侵略國、也是後來的戰勝國,在兩個陣營都屬於關鍵參戰國;台灣的角色如此重要,70年後卻突然噤語、失聲了,相對於中國安排許多紀念活動,台灣顯得冷清與不關心。
對此,以《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書,紀錄因國共內戰顛沛流離的台灣「外省」、「本省」兩大族群口述歷史的龍應台認為,台灣人對於二戰的結束,沒有表現太多感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台灣人自己覺得非常尷尬,對於一段歷史,不知道該把自己放在什麼位置。
面目模糊的自我定位
不知道從什麼位置來看代這一段歷史,所反映的核心問題,就是我們的分裂的自我認同。龍應台以當年轟炸新竹機場為例,如果是採取中國的英勇抗日角度,可以光榮地敘述當年的轟炸行動,像是機隊從對岸無聲的起飛,幾分鐘內到達機場領空,當時日本軍機都還停在機場毫無準備,機隊如何在幾分鐘內夷平機場,然後迅速回到中國機場。
台灣就沒有辦法理直氣壯地把同一個轟炸行動,當成英勇事蹟。那場轟炸行動的對象不是平民,但當炸彈丟下來,家住機場旁邊的新竹人,到底會覺得那是解放他們的英勇事蹟?還是覺得自己是被中國轟炸的犧牲者?就像這樣,我們找不到一個位置來看待這段歷史。
共產黨霸佔抗日功勞,國軍犧牲台灣看不見
文化部長任內,龍應台參與了府院對於二戰70週年歷史反思的活動規劃,她解釋當局遭遇的難題:對於應該被紀念的英勇事蹟、或是要致敬的對象,我們不容易找到一個大家都認同的角度來處理,偏偏當時對於國軍根本就是「小癟三」的共產黨游擊隊,60年來都說抗戰是他們打的,那對犧牲慘烈的國軍來說是污衊歷史,情何以堪,府院想爭回那段歷史的詮釋權,表達對犧牲者的尊敬,但台灣當下氛圍並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