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得到上述的解答,也許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如果薛克頓直接把內心的焦慮和慌張,把對環境的不確定訊息,如實地傳達給團隊,包括:大塊巨冰正往堅忍號船體擠壓;船已經漂流了1千多公里;融冰已經讓船有傾斜的危險;結果會如何?可以想見,只會造成團隊更大的無力感,引發更多焦慮。
這當然不是薛克頓要的。
因此,薛克頓選擇以樂觀、正面的態度,以此展現掌控情勢的自信!
是冒牌貨還是井底蛙?
一個人的自信究竟從哪裡來?
自信,來自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加上對此種能力結果的自我認知。也就是:我知道自己能夠做什麼,而我也確信我做得到!
健康的自信,是自我能力加上結果認知,兩者平衡的產物。
若,自我能力其實大於結果認知,但自己卻認為事情的成就並非來自自己的努力,更多是來自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可能是因為運氣,可能是因為環境。此種少了肯定自己的內在自我歸因,放大外在環境的主導性,就是我們所稱:「冒牌者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 IS)。
「冒牌者症候群」是亞特蘭大臨床心理學者:克蘭斯及艾姆斯(Pauline R. Clance & Suzanne A. Imes),在1978年時,特別針對學術圈、商業界的高成就女性所做的一份研究。研究指出,她們偏向把自己的專業和成就,歸因於環境、運氣等非自己能掌握的因素。位處高階,或者在菁英團體中和其他佼佼者共事,會讓她們感到焦慮。她們害怕其他人知道自己的愚蠢或無能。此種怕被揭穿的恐懼感,讓「冒牌者」努力維持成功的樣貌,就算事實已經證明她們的貢獻和高成就,她們卻仍脫離不了對自己能力的質疑。
社會心理學家、哈佛商學院副教授艾美.柯蒂(AmyCuddy)就用自己的經驗,說明什麼是「冒牌者症候群」。柯蒂教授19歲車禍,醫生宣布這場車禍導致她智商降低,深受打擊的她,認為自己沒有資格在普林斯頓大學讀研究所。這個深埋在心底的自卑,讓她就算拿到學位,依然覺得自己只是運氣好,只是個「冒牌貨」,並不是因為實力夠。
我記得我在2015年考上臺大商學院博士班,當在榜單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時,我也是無法控制地去想:我只是運氣好! 而在6年的博士生生涯中,我總拋不開一個念頭:為什麼我會考進台灣第一學府?應該是我運氣好吧!我其實沒有臺大學生該有的優秀⋯⋯。
相反的,若自我能力其實小於結果認知, 也就是對於結果過於樂觀肯定,甚至遠遠大於自己該有的能力表現,我們就稱之為「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也稱「達克效應」(DK Effect)或「井底蛙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