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用加快或放慢奔跑的速度,來調整我們的路線。就像安迪.史丹利(Andy Stanley,譯注:美國知名靈性領袖,全美十大教會之一的北角社區教會主任牧師)說的:「能引領你到達目的地的不是志向,而是方向。」我們要想像的是一個全然不同的目的地,我們要改變自己的方向,才能抵達這個目的地。
雙贏策略將工作和生活視為夥伴而非敵人,兩者互補並滋養彼此。成為職場贏家能給予我們信心、快樂、經濟來源,這些都是達成個人目標不可或缺的養分;而成為生活勝利組讓我們有清明的心智、創意、充飽電的身體,使我們可以專心處理最重要的事情。
這並不是什麼抽象的渴望,而是扎扎實實的日常生活。我們就是過著這樣的生活,我們的員工和我們諮詢的客戶也是。這對你來說也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機會,當然,或許會有一些困難。
1、生活有很多重心,工作只是其一
人生除了工作,還有很多面向,但家人、朋友、社群、身心健康等,常在我們追求職涯發展時被邊緣化了。過勞崇拜掩蓋了這樣一個事實:只有生活大多數面向都能發展得好,成功才有可能長久。但要做到這些可不容易。
科技讓工作從辦公室延伸至夜晚和週末的時間,破壞其他能提高生活品質的活動,侵蝕我們的個人生活與專業能力。鼓勵員工不斷加班的文化,等於毀掉一開始讓員工表現良好背後的支持結構。
2、有限制更自由,產能創意全提升
剛出社會時,沒有人教我們要珍惜有限制的力量,但我們的時間、金錢、精神、心力、創造力其實都是有限的。既然不可能什麼事都做,生活的限制就會逼我們做出選擇。我們必須決定要把我們的時間、金錢等用在哪裡,以及如何運用。
有了限制,我們反而收穫更多。我們精進的不只是生產力,還有理清思緒的能力。我們也能自由投入生活所有面向,而不是限於被電腦或手機綁住的領域。諷刺的是,這時候我們卻不願意承認,生活的限制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但如果願意擁抱限制,就可以讓它們成為幫助我們成功的助力。
3、工作與生活具有動態平衡
很多人覺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是一種天方夜譚的迷思,因為他們預設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就是要努力達到禪一般的平衡境界,比例或排列都得臻至完美。唯有達到這樣的境界,一切才能大功告成,因此既然我們難以達成這樣的境界,達到平衡也就成為無稽之談。但這並不屬實,這種境界也不是我們想達到的目標。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並非靜止不動,而是不斷在改變。就跟體操選手走平衡木或雜技演員走繩索一樣,隨時都要調整自己。要達到平衡,我們就要能預測和處理各種變化,也要用心衡量生活不同面向,讓每一面向都得到應得的照顧。這不是說要完美分配我們的心力與興趣、時間與潛能等,而是不要因為我們眼睛沒看到、忘記留意,就落掉應該要掌握在手中的重要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