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幾乎都是利用電車通勤,想要有靈感,我認為沒有比在車廂內更好、更重要的地方。電車中不只可以閱讀書籍或報紙,也有發呆思考的空間,還可以觀察周遭和流行趨勢,察覺世代年齡層不同的習慣,或觀察最新時尚或潮品。
記得以前在電車中,常看到女生在化妝或補妝,姑且不說好壞,我為了探討其中的意義,特別觀察一下,得出二個假說。一是觀念習慣改變,與其讓人看到化妝後的完成式,不如直接看正在化妝的進行式。二是將電車這樣的交通工具,當成自家車子一樣的想法的人,有增加的趨勢。充分利用通車時間,把握在到達目的地之前的時間,不管別人怎麼想,也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
進一步觀察多數人都利用手機做什麼,發現多半都在玩手遊、不然就是在用LINE或Instagram(IG)等等的社群網路服務(Social Network Services,SNS)。整體來看,以往我們都是被動的一方,有什麼就接收什麼。近年來流行的LINE或IG,可以跟周遭身邊的人交流。這或許就是一種數位溝通主流的展現,將以往原本媒體的單向溝通變成雙向型溝通。
如此這般的觀察、想像和發想的展開,也會隨著感興趣的對象不同,和原本腦中的檔案資料庫不同而呈現各種內容,每個人可以自己做得到。所以,我認為電車中,可說是非常重要的創意思考空間。
東張西望的好奇心
同樣地,一般的大街上也是,只不過與電車中有所不同。新開了什麼店?又有什麼新流行?又多了些什麼新款車?大街上隨便逛一圈,就能知道許多新情報。
在店裡,也可以比照在電車中一樣自得其樂觀察周遭。或是平日走一趟會員制的好市多(Costco),會發現大部分商品都是做生意用的大包裝,讓人覺得「這麼多怎麼用得完?」「量超多,根本不知該怎麼買?」而且食材的種類其實也不算多,大多偏歐美風格,會讓人感覺好像只是陳列這些量大價廉的商品而已,尤其對單身男性而言,應該是個不大會踏足的地方。
實際走一趟好市多,總是人山人海,有點意外。因為之前聽說的是,會來採買的大部分是一些餐廳業者,或家庭主婦們合購。但實際看到的,大多都是一個家庭全員一起來的居多。一部分的客群幾乎都固定會來採買消費,當下覺得日本人的生活消費模式正在改變。這樣的情報,或許當下只是一種生活常識,或者只能當演講的話題之一來聊聊。有時候還能和其他情報結合,說不一定成為未來重要工作上創意的觸媒。
主要是因為,廣告大多可以反映當時的情形。
配合著季節,同一車廂用類似產品的當季產品廣告。像是到了夏天,啤酒與清涼飲料的廣告就會明顯增多,以及護膚美容和英文學習、健康食品、成藥,還有電車線沿途的不動產,和百貨購物中心或墓園的廣告都會增加。而汽車和家電產品等大企業的廣告就會大幅減少,變成一小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