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韓國深受少子化、高齡化影響,為何生產力反變高?澳洲與加拿大的研究結果指出,低成本的移工讓競爭力較差,本該被淘汰的企業繼續生存,進而拖累國家整體的勞動生產力成長。另外,移工也會降低企業投資生產工具、升級資本的誘因。丹麥研究發現,採用移工的公司對投資AI等新技術的意願更低,進而抑制成長。
支持者反駁,不引進移工才會拉高生產成本
但有些經濟學家對移工持正面態度。他們認為,若不引進移工,就會導致生產成本提高,進而造成物價上漲,不利於低收入的人民。而且研究表明,科學家、工程師等高技術移工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力,進而促進經濟發展,提升工資水準與增加就業機會,對國家有利。
對於高技術移工,學者與政府大多持開放態度;但對於低技術移工,政府部會態度分歧,經濟學家也看法不一,認為這類移工會和本地人搶工作,造成社會不穩定,還會拖累產業的自動化升級進程。
導入機器必須先花大錢,但能降低後續的生產成本
特別是現在AI發展快速,推動企業發展自動化,帶來產業升級的契機。但成本低廉的移工給了企業「偷懶」的選項。以英國為例,為了加速農業自動化,英國政府投入資金研發,也逐步削減對農業的補貼,考慮廢除企業可向移工支付低於本國勞工20%薪資的法規,引發農業團體的抗議。抗議者認為,導入機器的成本高,後續的維護成本也高,而且效能不如人力,容易故障。
同樣的反彈也出現在美國的酪農業。部分業者不信任自動擠奶機,而且機器成本是移工的兩倍,維護成本也高,因此有些業者從機器改回聘請移工。但也有業者看好自動化,因為導入機器後,牛奶產量增加30%,而且機器也能降低傳染病的傳播,乳牛的乳腺炎發病率下降80%,進而減少抗生素支出。
總結而言,過度依賴移工不利於國家的生產力成長,也降低企業升級資本、導入自動化的誘因。雖然移工是解決勞動力短缺的直接方式,但就長期來看,可能會損害國家的競爭力,因此政府得在短期勞動力需求與長期生產力成長間找到平衡點。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撰寫,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風傳媒會員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郭家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