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投資股票,就得接受市場的不理性!專家:股價是今天的數字乘上明天的故事

2024-04-08 10:40

? 人氣

想投資股票,就得接受市場的不理性。(AP)

想投資股票,就得接受市場的不理性。(AP)

每一個投資價格、每一個市值不過是今天的數字乘上明天的故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些數字容易衡量、容易追蹤、容易建構。隨著每個人都能以低廉的成本取得資訊,要算出一個數字也愈來愈容易。

但是,故事往往是人們的希望、夢想、恐懼、不安與派系關係的奇特投影。隨著社群媒體把情感訴求最強烈的觀點放大,故事也愈形奇特。

這股作用的力量有多強大,以下是幾個例子:

2008年9月10日,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營運狀況良好。第一類資本比率(衡量銀行承受損失能力的指標)為11.7%,優於前一季,優於高盛,也優於美國銀行。和銀行業幾乎空前穩健的2007年時相比,這時雷曼兄弟擁有的資本更勝一籌。

72小時之後,雷曼宣告破產。

在這三天當中,唯一起變化的是投資人對公司的信心。昨天他們還對這間公司信心滿滿,購買它發行的債券;今天他們的信心就煙消雲散,資金也是。

信心是唯一的重點。但是,信心難以量化、難以建構模型、難以預測,而且無法套用傳統評價模型做計算。

延伸閱讀:為何好消息通常來得很慢,壞消息則是又快又猛?

遊戲驛站(GameStop)的狀況正好相反。這間公司在2020年眼看就要倒閉,然後它在Reddit上掀起一股文化狂熱,股價隨之飆升,公司募得大量資金,2021年時市值甚至一度達到110億美元。

還是一樣:最重要的變數是人們告訴自己的故事。而這是唯一一件你無法衡量、也無法用先見之明來預測的事。這就是為什麼結果無法計算。

每當發生這樣的事情,你就會看到人們對世界如此偏離基本原理感到震驚與憤怒。

不過,世界一直以來都是這樣運作。

1920年代讓人目眩神迷;1930年代是一片純粹的恐慌;1940年代的世界則瀕臨終結;從榮景到蕭條的劇碼在1950年代、1960年代與1970年代一再重演;1980與1990是瘋狂年代;2000年代就像電視的實境秀。

如果只依靠數據與邏輯解讀經濟,你會一路困惑個一百年。

經濟學家佩爾.比倫德(Per Bylund)曾經指出:「經濟價值是個簡單的觀念:只要是有人想要的東西都有價值,無論原因是什麼(如果有的話)。」

不是效用,無關獲利,純粹就是有沒有人想要,出於任何原因都可以。經濟體中有很多事物都根源於情緒,有時候幾乎無法理解。

在我眼中顯而易見的是,無法測量、無法預測、無法用試算表建構模型的那一件事,在商業與投資領域是最強大的力量,如同軍事上最強大的武力。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在政治圈、職涯以及人際關係。很多事情都無法運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