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修笑說,當時想引進國外設備時,因為網路不發達,要拜託朋友購買國外專業雜誌,才能取得相關廠商聯絡方式;那時一套鑽井設備要價千萬,「那個時代可以在市區買一棟透天了」,幸虧有父親支持,讓公司逐步提升鑽探技術與能力。
談起跨足地熱鑽探契機,可謂是因緣際會,林伯修回憶,20多年前的國科會工程計畫,透過計畫結識許多科學家,了解到地底奧妙與地熱發展潛力,也讓他嗅到新商機,一頭栽進地熱鑽探新領域。
起初,身為家中大哥的林伯修繼承家業,不過在他號召之下,已成功叫回3個弟弟,共同投身地熱產業。林伯修負責整合規劃,二弟林伯原從航空業「歸隊」,目前負責公司治理與行政事務,有化工背景的三弟林伯聰掌管現場工程,四弟林伯耕原本在中研院上班,現在則是探勘團隊研發主力。
目前台灣的地熱鑽探和發電設備需從國外進口,但林伯修表示,台灣本土團隊有足夠的人才、技術,也持續與台大、中央大學合作培育計畫,從學研界到產業「實戰練兵」,台灣地熱鑽探隊伍儼然成形。
攻克火山地熱魔王關卡 挑戰新興碳封存領域
只要火山活躍,地熱資源持續豐沛,近年來外界倡議,地熱可作為綠能基載能源;去年經濟部修法再生能源條例增訂地熱專章,成立地熱探勘申請單一窗口、中央與地方聯合審查,藉此加速開發效率。
現階段地礦中心在全台有9處鑽探場址,以政府角色出面承擔探勘前期風險,後續將進行產能測試等作業,劃定地熱潛力區,增加業者接手後續開發意願。林伯修樂見政府修法排除法規障礙,讓更多廠商投入開發行列,對接到企業大量綠電缺口的需求。
向來擔任探勘先行者的豐宇綠能,近年來將目光瞄準碳封存(CCS)延伸的鑽探需求,之前已執行台電碳封存計畫,「團隊主力是地熱和CCS,一個是創能,一個是減碳。」他指出,雖然CCS技術發展不如地熱成熟,但團隊已具備地熱鑽探經驗和實績,加上台灣西部海域有CCS發展潛力,越早投入技術和資金,越能搶先卡位減碳商機。
責任編輯/郭家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