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線
要強調的一點就是,儘管所得不平等現象只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這段時期貧困問題已得到明顯緩和。表12-2中給出了選定年份中全美所得在貧窮線以下的家庭比例。貧窮線指的是不同規模的家庭維持體面生活所需的所得數額,經政府官員計算後,定為購買充足食物所需價錢的三倍。考慮到貨幣價格的變化,貧窮線每年都會調整。1959年之前,美國人口普查局多年都不曾公開這一系列數字,但如果它公布了的話,早期貧困現象的減少一定遠比表12-2展現出來的更為顯著。在戈登.費舍爾(Gordon Fisher)所做的一項關於健康和人類服務部門的研究裡,將1948年的個人貧困率計算為33%。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也嘗試計算貧困率,並最終將其定在60%至70%的區間內。
究竟是什麼讓貧困率得以大幅降低?答案是經濟成長。只要總產出維持以每年3%的複合比率成長,總所得在50年間就會成長超過三倍。20世紀上半葉,美國的平均成長率正是3%(也須注意在2000至2010年貧困率有所上升。這一上升大部分應歸咎於2008年爆發的所謂經濟大衰退,經濟成長因此急轉直下)。
如果貧窮線被固定在一個絕對值上,只針對價格水準的變化調整,那麼哪怕不平等的格局並未改變,貧困現象也會得到明顯緩解。那麼,設定一個貧窮線的絕對值是否恰當?倘若要說在20世紀前幾十年裡頭,全球最富有的國家都有一大半人口生活在貧困之中,這聽起來會有些奇怪。大多數人都是從相對角度來考慮貧困。調查一再表明,當問及家庭需要多少所得才能維持體面生活時,大多數美國人給出的答案都約為他們所在社區所得平均水準的一半。根據這個標準,貧困現象會顯著減少,不平等現象自然也會明顯緩解。
為何不平等越演越烈
如果要問,為什麼自1980年以來(事實上,應該是自1974年以來)不平等現象越演越烈,首先應該提醒自己,美國家庭的所得至少有80%是以員工薪酬的形式獲得的。若想要解釋所得不平等現象為何會加劇,那麼首先應該了解工資結構的改變,以及導致結構改變的供需變化。
過去數十年間,工資上的不平等有加劇趨勢,而這一趨勢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加速。從供給角度來說,大學畢業生進入勞動市場人數的增幅要慢於高中畢業生的增幅。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會導致大學畢業生和高中畢業生平均工資差距進一步拉大,也就會相對加劇工資不平等現象。然而最近幾年,大學畢業生的數目大幅增加。從需求角度來說,發生了幾個重要的變化。隨著經濟中服務業規模的不斷壯大,製造業相對萎縮。由於製造業的工資往往比其他產業的相對更平等,因而製造業規模的下降加劇了不平等現象。此外,經濟成長最迅速的就是那些有雇用大學生傳統的行業。綜合上述現象來看,技能熟練、受到較多教育的員工和那些技能和教育程度都較低的員工之間工資差距加大,也就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