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選手的目標不是打安打,而是不出局!上壘率是好打者指標:得分相關性近0.9

2024-06-26 09:40

? 人氣

延伸閱讀:看棒球只看打擊率,代表你是外行人!內行人會看這兩個數據:得分相關性高達0.9

最明顯的改變包括俗稱打擊三圍的「打擊率/上壘率/長打率」進入了球迷的視野。打擊三圍的格式已經普及到你會經常看到這三個數字(被兩條斜槓分開,不過這裡的形式不重要,那太迂腐了,需要我們在形式上迂腐的地方有的是)旁邊沒有標籤,但也不會有人誤會那是別的東西。布萊斯.哈波做為2015年實至名歸的國聯最有價值球員,整季的打擊三圍是0.330/0.460/0.649,其中後兩項都是國聯第一。唯不論我們如何呈現這些數據,我在這裡的信念都很簡單:你想像說故事一樣交代某名打者的整季表現,就不能不先知道他的上壘率是多少,而長打率固然不如上壘率必要,但也可以讓故事變得更完整一些。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上壘率是命,命是上壘率」這樣一句棒球諺語已經在賽伯計量學的各個圈子裡,活躍有段時間了。記者喬.施漢(Joe Sheehan)在2006年一篇刊載於Baseball Prospectus的文章中,將其變成了標題,而在那篇文章中,他把發明這句話的功勞歸給了蓋瑞.哈克貝(Gary Huckabay),也就是Baseball Prospectus網站的創辦人。若論怎麼做才能強化棒球進攻的力度,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讓人上壘。或者反過來說,就是不要出局。

上壘率是所有基本打擊數據裡最完備的一個,因為它幾乎把打者會做的事情,統統都納入進來了,而沒有納進來的也都有說得通的理由。上壘率常見的公式是:

上壘率=(安打+四壞球+觸身球)/(打數+四壞球+觸身球+高飛犧牲打)

雖然上頭看起來東西密密麻麻,但其實其基本的邏輯並不複雜:分子是打者成功上壘的次數,分母是打者站上打擊區的次數,也就是打席數。事實上上壘率還可以表達成另外一種形式:

上壘率=(上壘次數-捕手妨礙打擊)/(打席數-犧牲短打-捕手妨礙打擊)

最後兩種東西被從上壘率的計算中排除,不是沒有其理由。如前所述,犧牲短打是一種主動浪費打席數的(愚蠢)行為,而靠捕手的妨礙打擊上壘並不能算是打者的本事。(同時捕手妨礙打擊也還算罕見。我算是常去現場看球的人了,而我要是一年能看到兩次捕手妨礙打擊,那都算是多的了。) 這樣算出來的上壘率,就成了測量選手上壘頻率的標竿。並且我們把上壘率表示成小數點後三位數,就跟我們處理打擊率一樣,但我們將之表示成百分比也完全沒毛病,所以哈波的2015年上壘率是四成六,也就是說他有46%的打席數可以上壘,高居那年大聯盟選手之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