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改變、跨不出舒適圈,其實都是大腦在搞鬼!這3種心理作用讓我們無法保持理性...

2018-10-01 17:59

? 人氣

編按:我們都聽過一個說法,要跨出「舒適圈」,我們才有機會更進步。但如果人們明明都知道想要改變就得離開熟悉的環境,為什麼我們卻很難離開呢?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發現可以解釋...

「低買高賣」,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基本基礎知識。但是,我們在投資時,很常卻會「高買低賣」!我們都很清楚投資的道理,但是為什麼我們無法根據我們知道的道理來行動?2017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賽勒證明,這是因為人類大腦的特質影響了我們的決策。而這些特質,同時也是我們離開不了舒適圈的原因。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們都認為自己是理性的,但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賽勒 (Richard Thaler) 並不認同。他覺得人類並不理性,而我們心裡的各種缺陷,很常會導致我們誤判市場的訊息。這個為他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理論,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我們離開不了舒適圈。

創新點:就算知道只需要付出微薄代價去改變,就能夠帶來極大的好處,我們也會選擇安於現狀。

誇大失去的痛苦,低估改變的快樂

賽勒發現,當我們擁有一樣東西時,我們就會高估它的價值。所以,當我們決定要賣出這些東西時,往往就會要求比它本身更高的價格。因此,當我們用某個價錢買下了某檔股票後,我們一點要等價錢高過我們購買的價錢才願意出售。所以,當股票的價錢往下掉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就會錯過「打平」的機會。而賽勒稱這種狀況為「禀赋效應」(Endowment Effect)。

賽勒解釋說,這也和人類特質中對「損失的厭惡」(Loss Aversion) 有關聯。我們對「損失」會比「得益」有更強烈的感覺。所以,我們都會盡量避免損失,而不是爭取得益。

另外,「錨定效應」(Anchoring) 也讓我們過度依賴第一次得到的訊息來下判斷。在上面的例子裡,我們第一次購買股票的價格,就會成為我們的「錨點」,而之後不管這檔股票的表現如何,我們都會用「錨點」來評估它。所以,當股票的價格比一開始買進的時候低,我們就不願將它賣出。

上述這些「特質」,不但影響了我們的經濟行為,也導致我們不願意離開舒適圈。

每當我們想要「改變」的時候,「禀赋效應」會導致我們認為目前擁有的一切,都比未來可能得到的珍貴。我們也會因為對「損失的厭惡」而過度跨大失去目前一切的痛苦,而低估找到改變帶來的快樂。最後,目前的一切就會成為我們的「錨點」讓我們就算要改變,也難以跳出既有的框架,導致我們認為「一動不如一靜」。

例如,當我們決定轉換工作的時候,這些特質會讓我們覺得目前的工作比外面其他的機會都來得好,也會讓我們因為害怕失去既有工作,而沒有看到新工作帶來的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

創新拿鐵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