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學生就比較用功嗎?耶魯教授揭露評分潛規則,你以為的努力,都是特權

2016-08-04 10:35

? 人氣

「我們沒有憑權,我們很用功」——這就是人們常聽到的說詞。或許你的確比身旁的其他孩子更用功,但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會不會還有人比你更用功呢?

名校生如溫室花朵備受呵護,有用不完的第二次機會

幾年前,社會科學家琴.安容(Jean Anyon)發表了一篇名為《社會階級與隱藏的功課表》(Social Class and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Work)的文章。在紐澤西五所小學的問卷調查中,她發現學童們受到的教導是要守住各自的階級地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工人階級的孩子會被要求恪守紀律和嚴格服從,專業人士的子女則要發揮其創造力和自我表達,家中經商的學童則會被求以授權、掌控和自制。

大學也會如此。菁英教育努力拉拔你進入上流社會,培訓你面對未來的領袖生活。「當耶魯提供全額基金讓學生去中國研習,補助學生到紐約看百老匯演出的旅費時,」我以前的一個學生寫道,「等於宣布這些奢侈享受也是培養寬廣心胸和文化素養的課程之一。事實是,那都是在教我們如何成為富人。

我將自己和學生們的經驗拿來與一個朋友比對,這才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我這位朋友在克里夫蘭州立大學讀書,一向是拿A,有一次卻因為打工而導致她的報告遲交一小時,結果那學期拿了個D。也許這是個極端的案例,但在耶魯這樣的學校,遲交作業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名校同樣要求學生的上課出勤和準時交作業,但不會太嚴格。學生可以要求延期,老師都會答允,假使學生缺課,教授也不會用扣分來威脅學生。換句話說,在名校的孩子有用不完的二次機會

另一個無法想像的事情是,我這位朋友找不到上訴的管道。在克里夫蘭州大這樣的地方,學生們要自立自強,搞砸任何事都要自己承擔後果,不會有選課顧問或輔導老師或系主任來幫他們寫信求情,給他們撐腰或收爛攤子。校務行政體系就跟一般官僚體系一樣的冷漠,不會有笑容可掬的經辦員出來接待。

我常看到自己的學生們有機會在課程中與外國政要一同晚餐,拜訪有力的商界人士,但像我朋友那樣的學生就不太可能有這種機會。此外,旅遊津貼、研究經費、獎助學金等特殊資金的撥款額度和種類,也是名校多於他處。我以前任教的系所,每一年要發放幾十筆獎金給大學部的學生,從大一到大四都可以憑論文來爭取;在2009年,單一個系發放給學生的現金就超過十萬美元

在一般大學裡,學生不會只因為交了作業就能得到A-的成績。分數灌水之最令人震驚,是它膨脹得非常不均等。以50年代為例,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的學業平均分數平均分都在2.5上下,差異很小,但是到了2007年時,公立大學的平均分是3.01,私校卻是3.30,而頂尖名校的分數更達到3.43。只有常春藤這一類的地方才會把A-當成及格分數,而這種基準的設置就像是在說:別擔心,我們會為你撐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