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交易幾十年,死時卻只剩一千美元!這些知名投資大師,告訴後人市場的殘酷真相

2024-06-28 10:40

? 人氣

很多投資大師發現自己無法打敗市場(示意圖/柯承惠攝)

很多投資大師發現自己無法打敗市場(示意圖/柯承惠攝)

為了保護自己的信念,我們只能對一小部分的真相視而不見。

葛拉漢

葛拉漢(Benjamin Graham)是美國華爾街的傳奇人物,被稱為「現代證券之父」。他的著作《證券分析》與《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在西方享有極高的聲譽,被稱做「投資者的聖經」。葛拉漢開創價值投資的先河,其思想啟發和影響一大批後來的頂尖證券投資專家,其中巴菲特就是他的得意門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我看來,葛拉漢只不過是開創價值投資的先河,對於技術面分析與交易策略等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貢獻。所以將其稱為「現代證券之父」似乎有些言過其實,但將其稱為「基本面分析之父」絕對一點也不過分。

我最喜歡他的一句名言是:「聰明的人用不需要聰明腦袋的方法賺錢,不聰明的人用需要聰明腦袋的方法賺錢。」葛拉漢還有一段話,能夠清楚反映出他的理念框架:根據一個古老的傳說,一位聰明人將世間所有事情濃縮成「一切如過眼雲煙」這句話。面臨同樣的挑戰,我大膽的將成功投資的祕密歸結為四個字,那就是「安全邊際」。

由此看來,葛拉漢似乎是沿襲「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理論而發展的分析方法。至少在他年輕的時候,他認為自己能夠預知市場的未來,能夠指出市場應該如何波動。所謂安全邊際,不過就是占市場的便宜。

這位華爾街教父於1976年去世前不久,在接受美國《財務分析師》雜誌(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的訪談中,卻宣布他不再信奉基本面分析派,最終相信「效率市場」理論。他認為,靠證券分析方法中刻意創立的分析技術,再也不能發現套利的投資機會。在他的《證券分析》出版的年代,確實存在這樣的機會,但是現在情況已經大大不同了,當整個投資行業都在用同樣的方式來發掘超值股票時,分析成本就大幅提高了。因此,葛拉漢最後宣稱,他站在「效率市場」理論這一邊。

威爾斯.威爾德

威爾德(Welles J. Wilder)早期是技術面分析指標的推崇者,著名的相對強弱指標(RSI)就是他發明的,他還發現一些其他技術指標或原理,如動向指標(MOM)、市價波幅和拋物線指標等,當時受到不少投資者歡迎。RSI至今仍是被廣大投資者重視的分析技術指標之一。

我手上沒有更多的歷史資料,無法得知威爾德更多的個人經歷。RSI指標應該是最為古老的技術指標之一。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有套「錢龍軟體」沿用台灣的技術指標,其中就有很多是威爾德的發明。雖然現在由於電腦技術的普及,已經愈來愈多的技術指標出現在大家面前。但在中國股票市場建立初期,技術指標在錢龍軟體中的數量並非很多。在我看來,威爾德即使不能算上「技術指標」之父,也肯定是在技術指標形成初期做出重大貢獻的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