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我們偌大的城市,鋼鐵與石頭打造出來的堅固建築,把這些城市連在一起的公路與鐵路網,以及塑造環境的宏偉景觀與工程。我們的社會散發出一種誘人的永恆感。儘管數位世界毫無重量,但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既扎實又豐富,塑造了我們的日常期望。
去超市採買時,我們會預期超市裡擺滿了新鮮的蔬果,我們預期超市裡冬暖夏涼。即使動盪不斷,我們認為21世紀的供應鏈與供應能力就像古老的市政廳一樣穩健。我們生命中所有最極端的部分看起來都平淡無奇,所以多數情況下,我們繼續過日子,彷彿日子會無限期地延續下去。我們周圍的多數人都是這樣,包括我們的領導人。
然而,沒有什麼是永恆的。縱觀歷史,社會崩解比比皆是:從古代的美索不達米亞到羅馬,從馬雅人到復活節島,一次又一次的崩解,不單只是因為文明無法持久,而是因為不可持續性似乎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特質。文明崩解不是一種反常現象,而是一種常態。一項研究探索了約60個文明,結果顯示,這些文明平均約持續400年。沒有新的技術,這些社會的發展——可用能源、糧食、社會複雜性方面——嚴重受限,因此最終分崩離析。
時至今日,除了一點,什麼都沒變:數百年來,持續的技術發展似乎讓社會擺脫了崩解的必然性。然而,如果我們因此認為這個趨勢已經停止了,那可就錯了。雖然21世紀的文明與馬雅文明大不相同,但維持龐大的基礎設施、養活大量的人口、因應有限能源與文明能力的壓力並未神奇地消失,那些壓力只是暫時被推遲了。
假設有一個世界可以阻止上述那些動機,也許現在是暫停技術發展的時候了?當然不可能。
現代文明的運作只能靠持續的技術進步來推動。我們整個社會體系的基礎建立在長期經濟成長的概念上,而長期經濟成長有賴新技術的發展與傳播。無論是期望以更少的成本換取更多的消費,還是希望在不加稅的情況下享用更多公共服務,或是奢望我們可以持續破壞環境、同時無限期地追求更好的生活,這些協議——可以說是大協議本身——都需要技術。
前面提過,新技術的發展是因應地球重大挑戰的關鍵。沒有新技術的話,這些挑戰根本無法克服。維持現有生活方式所付出的人力、物力代價很大,不容忽視。雖然我們現有的技術在許多方面都很強大,但幾乎沒有跡象顯示,這些技術可以持久地推廣到世界各地,並以已開發國家視為理所當然的水準,來支援全球八十幾億人口。儘管有些人可能不認同,以下論點還是值得重申:如果沒有把新技術融入我們的解決方案中,想要解決氣候變遷等問題,或維持不斷提高的生活與醫療水準,或改善教育與機會,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