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美國青春校園電影中,《壁花男孩》可以算是必看的經典之一,改編自知名美國作家史蒂芬·切波斯基(Stephen Chbosky)的同名小說,講述1990年代「壁花男孩」查理(Charlie)在高一時所經歷的友情、愛情,以及各種青春年少時會遇見的社交與自我相處問題。
壁花儘管不耀眼,也有珍貴之處
害羞內向的查理,在各種社交場合中總是默默待在一旁,因此獲得了「壁花(wallpaper)」的稱號。然而在電影的一開始,便以查理的日記為旁白,在敘述當中不難發現他其實善於觀察且心思細膩,而在朋友珊姆(Sam)的建議下,日記成為他傾吐的對象。
因為過往在校園中不好的經驗,讓家人為查理高中的新生活感到擔心,而在他高中的第一天,情況也如他想像中的糟糕,瞧不起人的同學、無人談天的午餐時間、令人厭惡的階級制度,讓他在最初就以「倒數」的方式記錄著自己的高中生涯。
真正的友誼會彼此珍視,看見閃光點
然而令人值得嘉許的是,查理在觀賞美式足球比賽時,他決定踏出第一步主動認識工藝課的學長派屈克(Patrick),以及他同歲的繼妹珊姆,他們的友情成為他高一生活中最珍貴的回憶,亦成為他的歸屬。
人生中,我們常因懼怕旁人的眼光而不敢豁出去,不過這一步的背後,往往會帶給我們更大的收穫。
電影中珊姆遇見查理後曾說:「我以為這輩子已經沒有值得交的朋友了。」這份友誼最難能可貴之處便是他們在彼此身上找到了閃光點,而且珍視與欣賞彼此的價值。
當全校都叫派屈克「Nothing」時,只有查理在橄欖球場上看見為了熱愛的事物瘋狂的他;當查理向他們分享自己熱愛的音樂與文學作品時,他們送了他西裝與打字機,支持他並成為他的後盾;以及在查理說到自己最好的朋友飲彈自盡時,珊姆無條件地接納他,成為他新的安定之處。
勇於接受比自以為更多的愛
在青春的過程裡,蘊含所有酸甜苦辣情緒的非愛情莫屬,電影中的每個角色當然也為愛情所苦。
而其中最經典的橋段便是查理問安德森老師(Mr. Anderson),為何好的人總是和錯的人交往,而老師的回答:「我們只接受自己認為配得上的愛。」相信這句話也重擊很多人的心吧!
在愛情中人總是自卑的,珊姆因為自己小時候遭性侵而受創,不斷地在不愛自己的人中流連,彷彿要證明什麼似的,卻總是被拋棄。但在查理眼中,珊姆的好值得更多更好的愛,多到查理也自認為自己給不起,所以他選擇退縮到角落裡,默默地給珊姆祝福。
然而這樣的暗戀卻在電影後段被珊姆一語道破,當我們總是在愛情裡被動,並不會有人知道我們的感情,有時我們就該自私一些,抑或是自信一些,因為每個人都值得更好的愛情。
張臂享受世界吹來的風,創傷隨之癒合
然而當面臨到各奔東西的時刻,與這些朋友有年齡差距的查理得待在家鄉繼續未完的高中生涯,頓失心靈依靠的他再次喚醒了自己的幻覺,然而經歷過美好的他卻無法在這次的發病中撐過來,選擇結束生命之時被救起送進精神病院。
在醫生的診斷和分析後,發現原來他對於海倫阿姨的喜愛與內疚,竟是來自於被她性侵的遭遇,自此之後因為無法直面這樣強烈的衝擊,開始有了解離的症狀。好在在家人和醫生的支持與鼓勵下,他漸漸痊癒。而從大學歸來的珊姆也讓他知道外面的世界之大,我們只要站起、勇於張開雙臂享受吹拂就好,過了山洞以後,迎來的就會是一片光明。
觀影的過程中彷彿也隨著主角們一起成長,他們也成為我們人生的借鏡,不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欣賞,都會有新的感動。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電影教我們的五件事(原標題:影評|《#壁花男孩》中的酸甜苦辣,讓你再次感受青春的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