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突破整合難題 AI重症戰情室解放醫護工時與拯救高危病患

2024-09-30 17:21

? 人氣

中國附醫數位轉型科技辦公室主任馮文生說明,面板中央的 3D 數位孿生模型將直觀顯示出極度危險值的器官。(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國附醫數位轉型科技辦公室主任馮文生說明,面板中央的 3D 數位孿生模型將直觀顯示出極度危險值的器官。(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減輕醫護人員工作負擔」不再是口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簡稱中國附醫)自2023年11月起導入「具有人工智慧物聯網的遠距重症戰情室 HiThings Tele-ICU,以下將簡稱重症戰情室」,系統面板整合各項維生設備以及 AI 輔助診斷工具,包含智護肺(ARDiTeX)、智抗菌(i.A.M.S)、智救心(Smart Heart AI)以及智護腦(AISIA),不僅協助醫師每個月減少近17小時查找資料的時間,護理交班時間每個月也減少34小時。最重要的是,醫師即使不在醫院,也能遠端看見完整的生理數據儀表板,下達明確處方指示,跨團隊聯合遠距會診不再是問題,顯著提升重症患者的醫療品質。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按科室重點需求客製面板重點 為重症患者爭取搶救時間

中國附醫數位轉型科技辦公室主任馮文生坦言,重症戰情室誕生不易,光是在介面的呈現,與重症醫師、護理師、感染科、營養師、呼吸治療師及藥劑師討論就花了近半年的時間,不過辛苦是值得的,從總覽面板就能讓醫護一眼掌握加護病房整體的運作情況以及病況特別危急的患者,且每個加護病房皆針對個別疾病重點客製化呈現,比如呼吸加護病房更關注急性呼吸窘迫症和敗血症;心臟加護病房較關注急性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心房顫動。面板中央的 3D數位孿生模型將直觀顯示出極度危險值的器官以及各種AI預測結果,以數據佐證,確實可以幫助重症患者爭取更多搶救時間。

中國附醫呼吸加護病房主任陳韋成以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簡稱ARDS) 為例,當患者完成胸部 X 光或血液檢查後,系統會自動執行 AI 輔助診斷,若 AI 判斷出患者有較高機率為 ARDS,便會主動發報通知醫師進一步確認,得以在黃金期介入肺保護措施。現在每五個患者,我們可以多救一個,死亡率降低18.9%。

中國附醫呼吸加護病房主任陳韋成表示,透過AI重症戰情室的整合省下的時間,讓醫護人員能多加休息,得以為患者提供更好的照護品質。(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國附醫呼吸加護病房主任陳韋成表示,透過AI重症戰情室的整合省下的時間,讓醫護人員能多加休息,得以為患者提供更好的照護品質。(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AI為醫護省下的時間 良性循環下能提供患者更佳照護品質

現階段重症戰情室已導入本院 5 個重症加護病房,包含呼吸、內科、外科、兒童及新生兒科等加護病房,中國醫藥大學的體系醫院如安南醫院、北港附醫與新竹附醫也正逐步規劃導入中。

陳韋成表示,加護病房裡每個患者的身邊皆配備專屬儀器,包括生理監視器、呼吸器、血液動力學監視器、靜脈輸注泵浦、血液學分析儀等,過往醫護人員必須花很多時間監測與紀錄患者生理數據的改變,然而經由數據的整合,可一目了然完備的患者數據資訊。除此之外,內建智慧病歷輔助系統MIRA亦能高準確率且結構化的生成病歷,縮短醫師撰寫病歷時間。設備的定位系統也讓護理師不必耗費人力盤點醫療儀器設備,縮短點班時間,若全院加護病房皆導入重症戰情室,總計一年可為護理師省下5,827 小時。這些省下的時間,讓醫護人員能多加休息,得以為患者提供更好的照護品質,創造良性的循環。

醫護過勞議題需起而行 盼未來能推廣全台與海外

馮文生分享,國外的數據顯示,超過四成的加護病房的醫護有過勞的情況[1],因此透過AI輔助醫護改善職場環境正是我們研發的緣由。目前這套系統在規劃許可證的階段,但不管是在亞洲生技大會或是國外研討會上都備受矚目,未來希望推廣到不只是台灣的醫療機構,海外的醫院也能因此受惠。提到大家最重視的資安議題,馮文生說明,該套系統遵循ISO 27001, 29100, 29191等資安與隱私規範,為全台首家醫院取得HIMSS AMAM第6級認證。未來AI 整合將朝向更高級別的處置性分析(prescriptive analytics)邁進,盼能提供具體的執行指導,幫助重症臨床醫事人員做出更有效與精準的治療決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