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費制度拍板定案!費率過低為何引來各界不滿?碳費重點、2大論點一次看

2024-10-22 17:49

? 人氣

批評二:目前第一期費率過低,排碳戶只會繳費了事,根本是另一種漂綠

許多人接著認為,上面這種論述是假設排碳大戶都非常愛地球,一定會為了省錢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但其實大家正常工作忙都忙不完,不會有時間寫自主減量計畫,反正目前第一期的一般費率才300元/噸,把費用繳了就好,盡了環境義務也就結案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前述想法聽起來也十分有道理,不過在碳費設計過程中,其實也針對這種可能性做了因應的規劃,即採用「以終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的精神來分段規劃費率的調升、並及早告知受管制對象未來可能調升的程度,以令公司能夠參考未來的費率水準來進行當下的減量決策。例如,對於排碳大戶而言,若短期內不採取減量投資、只打算支付碳費以完成遵約義務,那麼在費率水準逐步調升的設計下,財務壓力也將隨之提升。在2030年之後,即將面對的是每噸1200元至1800元的高額費率。也因此,理性的決策者考慮驅動減量投資的關鍵,是之後所將面對的費率水準,而非當前第一期所看到的50元至300元/噸

當然,後續的管理非常重要,費率水準每兩年要調整一次,要堅持逐步提升,以免排碳戶繳費了事。

不管是儲能、電力交易,到碳權、碳費,這幾年所有在綠色轉型上推動的各種創新或改變,仔細觀察都有其相似的軌跡。綠學院專欄就是一個時代的紀錄,是我們用人生寫下的綠色產業發展的方法論,《禮記・大學》十六個字就說出重點: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作者介紹|劉哲良

十倍速的網狀思考經濟學家。

一個安裝了「第三隻眼」的環境經濟學家,擅長辨別抽象的價值,看見萬物之間互相關聯及共生的網絡,其頭腦清晰的程度,任何偽裝或說不通的邏輯都瞞不了他。協助修訂《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專長非市場價值評估,也就是幫沒有市場的東西估價,目前擔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及綠學院綠色帶路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綠學院。(原標題:碳費打折再打折,真的會達到減碳目的嗎?)

責任編輯/陳得馥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綠學院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