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棉條就不是處女了嗎?其實,女人早在古羅馬時代就開始用了

2015-06-25 12:27

? 人氣

神秘又神奇的棉條,竟有豐富的歷史!(圖/Ubykotex粉絲專頁)

神秘又神奇的棉條,竟有豐富的歷史!(圖/Ubykotex粉絲專頁)

炎炎夏日,女孩們最討厭月事來臨,整整七天的黏膩悶熱,真的會讓人坐立難安、脾氣火爆!很多人都聽說過,只要使用棉條就可擺脫這種不適,但就算是今日的美國,女性平均一生用掉16,000根棉條的地方,棉條也不是什麼受歡迎的話題。台灣就更不用說了,藥妝店內棉條的種類仍然少得可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棉條為什麼這麼神秘?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棉條的故事吧。

人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用棉條的?

用東西堵住經血,其實並不是劃時代發明。早在古羅馬時代,就有記載以羊毛製作的棉條;同時期的埃及則使用軟化的莎草紙,古代日本也使用綁起來的紙張;印尼和非洲則分別用蔬菜纖維與草捲。而18世紀的歐洲,就已經出現與今日所差無幾的棉條:以一捲吸水力強的纖維製品夾著線頭。

然而古早的棉條多半跟月事無關,通常用來阻擋精液達到避孕效果,或是用作醫療用途,例如吸收產婦體內殘餘的血塊。1879年,可洗式衛生棉初次在西方上市時,英國醫學雜誌也披露新發明的棉條「導管」,包含鴨嘴鉗和一根木棒,讓醫生或助產士把棉條推入女性體內。

tp3
過去的棉條使用在醫療行為上。(圖/Sue_Clark@flickr)

「休想把這東西塞到女人身體裡!」

此時棉條都還停留在醫院,而且經常是護士親自製作,未當成商品販售。據傳金百利(Kimberly-Clark)公司的僱員約翰威廉森(John Williamson),是第一個想出棉條雛形的人,威廉森把棉布纖維塞進保險套,再把保險套表面戳洞以利吸收月經。他興沖沖地拿給在金百利擔任顧問的父親看,不料父親罵他:「休想我把這東西塞到女人身體裡!」於是,金百利錯失了成為女性救星的機會。

時間來到1933年,美國醫生厄爾哈斯(Earle Haas),聽聞友人使用海綿吸收經血,加上有感於身為芭蕾舞者的妻子時常受又大又重的衛生棉所苦,便發明了世上第一款導管式棉條Tampax,導管的靈感是來自望遠鏡的鏡身。

當棉條開始販售時,毫無意外地引來大力抨擊,包括會傷害處女膜,以及讓女性感受「不該感受的」性快感──時至今日,這仍然是許多人對棉條的質疑。而且當時使用棉條的女性,大部分是過去被認為「不三不四」、拋頭露面的職業:舞者、演員、性工作者以及運動員。即使商人說破了嘴地強調,處女膜有彈性、不至於被棉條破壞,1930年代棉條還是沒有像衛生棉一上市就大賣。

SenseiAlan@flickr
早在二次大戰之前,美國女性就已開始使用棉條,只是礙於社會觀感不算普及。(圖/SenseiAlan@flickr)

棉條崛起:女性的進擊

戰爭讓男性為國捐軀,卻也是女性獲得自主權的大好機會,二次大戰期間,女性大量投入職場勞動,漸漸出現盒裝的棉條,但也是裝在紙袋內,用郵寄方式購買。1945年,使用棉條的人數已經是原先的五倍之多。這一年德國婦科醫生,茱蒂絲艾塞米塔(Judith Esser-Mittag)發明了沒有導管的指入式棉條,也就是今日身為棉條三大巨頭之一的愛寶棉條(o.b. tampon)。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