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跟公司提離職到真正離開慢悠悠的花了整整五個月,就是因為我在提離職的時候並沒有開始找工作。因為我選擇離開並不是為了追求更高的career,不是 為了跳到另一家公司求發展。我只是站在人生的山頂,深吸一口氣,決定下山時要換條路走,而且這下山的路上要好好的欣賞一路的風景!」
我覺得人生到了一個時間點,會不想再讓別人決定把你導到哪一個地方去。這時候變成是自己要站起來,跟自己說要往哪邊走,要有勇氣做決定。我過去的14年在福特的發展其實是順風順水地被推著走,所以這其實是我第一次決定走自己的路,我人生最勇敢的決定,就是39歲這次。
不會覺得可惜嗎? 這路走來有沒有覺得後悔的事?
不可惜! 也沒什麼好後悔的! 對我來說事情都是在當下的情況順勢推舟、或者是不得不做的。
像當年去法國唸書,是因為當時法國在搶高鐵的生意,為了釋放善意,所以開放獎學金給台灣工科學生,所以才順勢有了這個機會。雖然拿的是博士生獎學金,但是後來又因為家裡的原因,不得不做完博士前研究論文就提早回來。
後來為了賺更多錢,接受外派到了上海順勢認識了我先生,談了戀愛之後公司又剛好派我到日本,所以結了婚生了孩子。接著公司又要派我到德國,就面臨了家庭要待在一起但一個人離職、或是要分隔兩地的選擇。面對這個不得不的做個艱難決定的狀況,我們達成了共識,他離職主內負責照顧家裡,而我主外負責家裡的生計。
在德國時,本來有機會更早被昇遷調回來亞洲,但是那時小朋友正在他第二間幼稚園(從日本轉到德國的幼稚園)的最後一年,為了可以讓他跟好不容易交道的朋友們一起畢業,所以當時選擇放棄了這個機會。
後來好不容易有機會又被外派回了日本,不到一年又要被派到南京,南京因為歷史因素,沒有設立日僑小學,所以也沒有辦法帶小朋友過去,最後決定把先生跟小孩留在日本,自己單身赴任。
你看這所有的選擇或不得不,在當時都是正確的,我覺得就算重來一次,面對相同的情況,我還是會再作一次同樣的選擇。雖然覺得自己就像是一直被浪推著走,但慶幸的是我一直沒有被浪沖垮,每一個當下也都是紮紮實實地在過,這不也是挺好的 ?
未來打算做什麼? 覺得自己會落腳在哪裡呢?
因為現在是家裡的主要經濟來源,而且孩子在求學的階段,所以在日本是會繼續工作一陣子,現在日本的汽車產業有個趨勢,很多的外資汽車零件廠來日本併購當地企業,想要爭取日本車廠的生意。我剛好可以運用到我過去在Ford的經歷,幫助這些外資企業導入新的制度、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