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生活不如預期開心、工作不如想像中的有意義,人際關係也沒有預想的順遂,卻只能將就、認命。你是否也想過著豐富又充實的生活,卻常常覺得自己的能力與努力方式無法實現這個目標?
其實,這些事情都是有辦法扭轉的。心理學大師大衛‧波萊(David J. Pollay)根據多年來向全球100多個國家的知名企業人士推廣正向心理學的經驗,推敲出開心生活的不二法門,那就是──每天投入充實的活動,他在《三個小承諾,預約更好的自己》一書中,提供了52個實用的小工具讓你自由選擇,透過新思維讓自己集中心力於有意義的行動,確實做到天天開心、做自己熱愛的事、求變與突破。以下分享幾個大衛‧波萊提出的小策略:
電子郵件不是買樂透
電子郵件常會附帶寄件人的心情,他們會把擔憂、焦慮、憤怒、沮喪轉嫁到你身上。許多人進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郵,你每天暗暗希望不會收到一堆噩耗與問題,因為收完信後,你得回信先照顧別人的需求,你被迫擱置「自己的目標」。
早上收信前先擬好一天的計畫,以自己的要務為重,然後再打開電子郵件,根據收到的訊息決定是否需要立即回應。自己設定自己的行程,開心過生活。
換個方式說「好」
面對別人有求於你,我們往往身不由己說出「好」,心裡卻很想拒絕。實際上,對他人說「不」其實就是對自己說「好」,先對自己的要務與專案說「好」,別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不想」的事情上。
多對自己在乎的事說「好」,可以更自信地設定目標,不會隨著他人起舞,也可以撥出更多時間陪伴家人、享受生活。
你如何形容今天?
花一分鐘想想今天發生的事情,你會用什麼文字來形容這一天?若你重複使用「我很累」、「我不想做那件事」、「我擔心」,你是在侷限自己的潛力;反之若你說的是「我準備好了」、「我可以」,你就發揮了自己頂尖的實力。
「敘事人法則」無時無刻都在發揮作用,我們都是自己故事的敘事人,態度與心境將左右你的成就,以正面的敘事取代負面的敘事也能讓生活充滿快樂的能量。
試車法則
你有過渴望一樣東西多年,卻遲遲沒有付諸行動的經驗嗎?很多人對於職涯也是如此,如果你對某件事感興趣,勇敢走出展示間,上路試試車子的性能。當你真正嘗試過,你會立刻發現3件事:
1. 你喜歡正在探索的事物,希望更深入鑽研
2. 你不喜歡,寧願把精力放在別處
3. 你不確定自己是否喜歡,需要再試一次
不管結果如何,假以時日一定可以拉近和興趣的距離。
本文取材自大塊文化《三個小承諾,預約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