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落實校廚培訓、飲食教育教材及食譜革新、餐盤與環境美學設計等全新的模式,全方面的溝通才能真正將校園午餐提升到新的層次,讓台灣校園午餐文化脫離品質低落的窘境。
近年來,台灣對校園午餐的衛生規範一直不斷的在改進,而教育部為了配合食品安全政策,對校園午餐推行4章1Q食材計畫,希望能夠讓校園食材的安全性、可追溯性提升,並在2018年9月宣布制定常態性經費充實校園午餐人力,希望藉由經費補助促進校園午餐品質的維持與保障校廚的工作權益。
然而,提升食材品質的同時,餐點素質也需要進步,飲食教育與菜單的建立大有關係,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簡稱灃食教育基金會)在2018年10月4日正式推動「營養5餐計畫」,內容從飲食教育教材、食譜革新、餐盤與環境美學等皆提出新的見解與改進方式,但若光只有想法是無法實現的,最後一關「落實」才最重要。
技術多年未提升 校廚培訓不能等!
薰衣草森林主廚林奕成表示,「身為家長的我也會擔心孩子們學校的用餐情形,我曾經到幾間國小去協助校園午餐的製作,發現其中有的學校廚房設備老舊也沒派人去維修,有的則是因為校廚不會使用烤箱設備,烤箱打開發現變成儲藏櫃,所以乾脆只用大鍋炒這種方式來製作餐點」。
雖然政府不斷的倡導與努力,然而台灣校園午餐的品質遲遲無法改善,如想對症下藥,對味料理實驗室創辦人洪昭勝表示「政府應正視校園午餐重要性,建立良好的人力培訓制度」,雖然營養師能依照營養均衡的概念開立健康的菜單,但難以控制校廚在料理過程中因食材處理不當等因素所造成食材營養的流失程度,因此建立完善的認證以及校廚的培訓制度,才能真正地提升食物的美味與品質。
名廚菜單解構化 讓美味重現校園
食譜也要進行大改造!「營養5餐計畫」除了林奕成和洪昭勝,還請來亞洲最佳女廚師陳嵐舒、知名亞洲料理金牌主廚林諾凡、日本料理研究家岡本愛共5五位知名主廚來為校園午餐建立全新的食譜。
負責食譜視覺設計的新銳設計師王艾莉表示,這份全新的食譜了結合每位主廚的特色,在視覺以及味覺都具有巧思,還會藉由食材的分類來變化組合,如此一來,光一份雞肉料理就能有日式、泰式、台式等風味下去做變化。讓孩子天天吃也不無聊。
除此之外,食譜的建立也會依照主菜、配菜、準備的時間與難易度去區分,王艾莉說明,這樣的設計能讓校廚們在食材的準備、組合餐點上更加容易,相信可大大減輕工作負擔。其中,藉由明確的食譜建立還能平均分配校廚負責的工作,例如特定的人員負責食材清洗、分配,而部分人員準備醬料以及食材烹飪,讓每個人員能專心在自己負責的料理上,增加校園午餐製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