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政璋觀點:點土成金新思維~以台灣柳丁為例

2015-06-28 05:30

? 人氣

手搖飲料大苑子向產地採購550噸柳丁。(作者提供)

手搖飲料大苑子向產地採購550噸柳丁。(作者提供)

「賤價傷農、價高民怨」、「菜金菜土」,這是農業生產中一直存在的問題和現象,供需問題常會因而被擴大,在台灣常演變成為政治、社會、經濟的複雜問題,然若能解決產銷供需失衡狀況,就能獲得農民支持和社會肯定,因此產銷問題,常會被主政者視成最重要且最急迫要克服的問題和施政的重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灣的農業總產值中,就屬雲林的佔比最大,特別是農、林、漁、畜等產品在雲林生產佔比總和均已高居台灣第一,但如高麗菜、大白菜、花生、蒜頭、柳丁等蔬果類產品,常發生產銷失衡的情況,這些失衡現象和失序狀況的發生,亦都在雲林居多,因此,各界均笑稱若能把雲林農業搞好,台灣就沒有農業問題了。倘若發生產銷失衡,政府就需以廣大經費進行收購,甚至休耕廢園或是耕鋤入土,最後只能當土而已,若能有新的思維與新的做法,也能把要當土的農產品變成具有高價值的商品。所以,就以台灣柳丁為例,說明點土成金的新思維及具體的行動和做法。

生產供應和市場需求是決定及影響產品價格之雙刃,以生產面來看則是價高農樂、價低傷農,然以市場面來看價高民怨、價低民樂,所以高低之別,不同見解。因此,「減供給、擴需求」的兩步策略亦是調控的方式,以過去實際的通路賣場經驗與國際行銷歷練,再配合公部門主管農政經歷,特別以柳丁產銷調控實際案例來共分享,說明如何多方應用生產、銷售的方式克服產銷失衡的新思維,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的新做法。

減供給之方式

1)    減少種植面積

依農委會農糧署的年度生產面積調查,在2008年時,雲林柳丁種植面積約3千多公頃,是台灣柳丁種植最多的縣市。其餘,依序分別為嘉義、台南、南投等地。柳丁原產地為中國華南一帶,而中國本身是世界八大種源庫之一,在1930年左右引進台灣,1960年大量栽培於雲、嘉、南等地。台灣最高峰的種植期超過1萬公頃,大多維持在8,000到10,000公頃之間。

柳丁廢園砍除情形。(作者提供)
柳丁廢園砍除情形。(作者提供)

近年來,由於經濟高度發展之下,水果的替代品項也多,造成了柳丁每年消費量的遞減,因此產量供應過多致使量多價跌,而低於成本的現象造成農民損失。所以為了有效解決柳丁種植過多問題,從源頭減量生產是最直接的,但也可能造成生產減少之後的價格上揚。在雲林主政農業時期,和農糧署共同推動生產減量的方案,改進了原本吸引力不足的地方,為了讓更多農民參與,敦請縣長蘇治芬向農糧署要求,再請求懇託立委李應元、劉建國並透過其在立法院爭取,提出廢園減量的模式,把原本柳丁廢園由每公頃15萬元,提昇到18萬元,再加上品種更新補助5萬元,每公頃共有23萬元的補助,如此一來,廢園更新所獲得比當時實際採收銷售的收入還高,農民參與的意願就更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