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驚鴻一瞥而譜寫了緣分,最初會來四川雲南,就是為了一本《消失的地平線》。我一直在找尋,這世界上有沒有一個遁世而逃的天堂,能讓人用盡一生去追尋?
猶記得國小老師在課堂上,告訴我們世界上有一個地方叫做「香格里拉」,那裡是人間的天堂,有著壯麗雄奇的風景,以及安康和諧的社會。
我睜大著眼睛聆聽,虛幻迷離的「香格里拉」就此停駐在我心中。
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的《消失的地平線》,改編自探險家洛克的圖文素材,書中這樣描述香格里拉:「在青藏高原的某一個角落,有一個秘密通道通向幽靜美麗的藍月亮山谷,那裡居住著佛教最高的喇嘛,有著世上最大的寺廟……」
希爾頓一九三三年寫下了這本小說,出版後隨即造成轟動,成為當時的暢銷名著,一九四四年被好萊塢拍成電影,被世人廣為認識。「香格里拉」一詞也從此成為人們嚮往的世外桃源或烏托邦的代名詞。
忘了是哪一年,我打聽出稻城亞丁,就是傳說中的香格里拉,頓時萌生了強烈的憧憬,我迫不及待奔向內心神往的天堂。
中國藏區有兩個地方,爭相自詡為香格里拉,第一是四川稻城的亞丁(香格里拉鎮),第二是雲南迪慶的中甸(香格里拉縣)。而我心目中的香格里拉,究竟還存在於地平線上嗎?
最難適應的是食物
與次真師傅一早七點集合,再見面的相處默契,像極了一見如故的朋友,他帶我們去吃藏式早餐。
他大口吃著餅,語氣開朗:「這陣子在外地跑,早餐都吃包子、麵、飯,太久沒吃到酥油茶和青稞餅,心裡實在難受。」
他的面容像孩子吃到棒棒糖般安靜又滿足,生命裡最難適應的是食物,還有思念吧。次真享用完早餐後,豪氣說道:「這一頓我請!謝謝你們陪我吃到了家的味道。」
也許再過一段時日,我也會開始受到台灣食物的召喚。每次遠行,總有些食物讓我望眼欲穿,徒增無限的鄉愁,像是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還有母親料理的地瓜葉和香菇雞湯。
我們往亞丁景區前進,跟著熟識的師傅,沿路談笑風生,在歡快融洽的氛圍裡,不管車子開到哪都好玩。
稻城往亞丁的道路,二〇一三年全面進行修路,一旁的河流被染成泥色,像颱風過境般湍急滾動,車窗上掩蓋一片塵土飛揚的迷濛,雨刷再勤快,也刷不盡這一片怵目驚心。
我祈禱景區內的風景,沒有遭受任何波及。師傅無奈說著:「景區要發展,把路修好是必要的,明年新鋪的路就會開通,工程停了河水也就會變乾淨。」不禁感嘆發展觀光,並不全然是綠色產業,也陷入開發的必要之惡,我參與了亞丁最黑暗的建設期。
為了前進最後的「香格里拉」,得先付出沉重的代價,亞丁景區的票價相當傷財,為了美景一切都是值得的,門票一五〇元、大客車一二〇元、電瓶車八十元,套票全部加起來三百五十元。(二〇一三年票價,幣值為人民幣,相當於台幣一千七百五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