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有三個熟或不熟的朋友,和我說他們最終要離開台灣,到國外工作生活,他們對台灣的未來徹底不抱希望。這三個朋友,都是台灣最優秀的國立大學畢業生。
他們不是特例,台灣最優秀大學培養的畢業生,面對台灣政治敗壞、產業發展停滯、社會頹喪而錯亂,能耐也許足以逃離,但不足以振衰起弊。台灣現在的人才困境,很可能不是欠缺某特定領域的專門技術、知識人才。而是綜合性、前瞻性、能帶來變革與創造的人才。
青年辜負台灣,台灣埋沒青年,高教怎麼了?
開天窗說實話,台灣多數的大學和教授,辜負了社會,浪費了資源,耽誤了學生。
是的,有些大學感到危機,開始想改善方案,但常是著眼於:如何多招些學生、如何提高就業率,更墮落的是在花大量心力追逐研究計畫,企圖抽行政管理費維生。許多人都看到,大學的教學品質,對於填補目前業界人力資源從十分勉強,更別說推動台灣進入下一個境界、整體向前進展。
我認識一個台大校友,他在劍橋讀碩士、在哈佛讀了博士,他決定長久離開台灣,而且對於台灣受教育的過程極度失望:
台灣的高教體系不曾真正思考,要讓學生成為什麼樣子的人。台灣現在的教育體系實際上只能培養代工人力,但是我們還以為這樣的方法可以培育領導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台灣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認清這個幻想和實質之間的差別。
上一個世代,台灣高教體系培育代工產業的人才,其算是相當稱職。
半世紀之前,在台灣缺乏資源,需要快速發展爬升的時代,培育專門技術人才是首要之務:當一個國家處於教育資源、經濟資源缺乏,開發程度低落的時代,他們需要的是將已發展好的知識快速引入、利用,並且讓年輕人快速學會一種能力,開始工作以提升經濟產出。
曾經稱職的高教,今日落後於時代,為什麼?
在當時的代工體系之中,精深於一項專業的人就是好人才。只要年輕人只要學好他的專業,勤奮努力聽從長官的話工作,就可以安穩平順快樂地過一生,而台灣也可以成長茁壯。
而當時的高教體系,培養了一個世代的技術專門人才,達成了當時的任務,造成台灣快速的成長富裕。許多人以為,只要照過去的方式繼續下去,台灣也可以繼續成長發展。這個想法並沒有成真。
因為大環境,以我們沒想到的方式在快速改變──新興國家崛起、網路與自動化快速發展,全世界經濟產業的形貌都在發生大變化。
一個轉型和變動的時代,有些產業會整體外移,或是萎縮,有些產業會快速發展,一日千里。在轉型和變動的時代,有些企業能對市場需求做預估判斷、能快速更新管理技能,能正確投資技術研發,於是不斷成長,而有些企業辦不到,於是會凋零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