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首嘗民主
社民黨主席埃伯特成為了德國新總理,他立刻組建了由社民黨人以及激進左派人士組成的內閣。德軍總參謀長格勒納(Wilhelm Groener)、元帥興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表示,只要新政府繼續打擊德國境內的布爾什維克、並承諾維持軍方現有的領導層,軍隊就會承認新政權。
11月11日,德軍代表與協約國代表在法國貢邊森林簽署停戰協議,正式終結了造成1500萬人身亡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其中,德國損失了1/10的人口。停戰協議條件非常之苛刻,許多德國人--不僅僅是極右派--都認為這是對德國的羞辱。
在此後的幾個星期裡,德國國內各種政治勢力經過復雜的博弈後,最終確立了議會民主制度。11月30日,新的選舉法頒布,這標誌著德國首次成為共和民主政體。這部法律也首次賦予女性以同等的選舉權。
步兵下士希特勒、炮兵少尉奧托·弗朗克也隨軍隊撤回了德國國內。自認為是德意志愛國者、且都獲得鐵十字勳章的兩人,隨後的命運軌跡卻完全不同。希特勒的納粹黨在1933年執掌大權,宣告德國歷史上第一個民主政體的終結。而弗朗克一家則在1934年逃往了荷蘭。在下一場世界大戰中,弗朗克一家作為猶太人,被送入了集中營,全家只有奧托一人得以幸存。
文/文山、樂然
原文、圖經授權轉載自德國之聲(原標題:百年前的11月:德國與歐洲的劇變)
責任編輯/陳秉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