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8日早上,日軍轟炸香港啟德機場,揭開香港保衛戰的序幕。當時18歲的蔡彼得,沒想到日軍真的來襲,還以為只是演習。
蔡彼得說:「不到三分鐘,收到上司電話,告訴我們日本炸香港 …… 日軍第一次炸香港,我就在鯉魚門,看著他們轟炸機場。三四台飛機,轟轟隆隆,投下炸彈炸機場。」
蔡彼得是曾經參與二次世界大戰的香港華人英兵,今年已經94歲。曾經參與二戰的華人英兵大部份已離世,在香港的只餘十多位,當中以蔡彼得最行動自如、頭腦靈光。
蔡彼得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家中有十一兄弟姊妹,當兵可算是無心插柳。「在香港,要十八歲才可為英國服務。你可以加入義勇軍、聖約翰救傷團或後備警察。我跟其他軍人是朋友,常常來往。」
蔡彼得就在溜冰場、游泳池認識這些軍人,經他們遊說後,成為一名華人英兵。
畢竟年少,蔡彼得沒有想過到後來會開戰。「沒有想太多,只是貪新鮮…… 我甚麼也不怕。一班朋友一起玩,幾開心。」
蔡彼得接受炮兵訓練,不過兩個月後,訓練未曾完結,日軍便向香港進攻。「主任一個命令,我們全部人穿制服、鞋子,背著槍械出發。」蔡彼得和同僚乘坐軍車,抵達城門水塘附近的大埔滘。
約兩小時內,一班步兵到達大埔滘,蔡彼得與其他炮兵回到薄扶林雞籠灣(即現在的華富邨)的高射炮崗位。雞籠灣位置有兩門高射炮,八位華人控制一門炮,八位印度人控制另外一門。
日軍進攻香港第三天,蔡彼得和同僚立下戰功。「長官喊道: Number 1, fire! 第一門炮就發射。他再喊:Number 2, fire! 第二台就發射…… 我們是第一門炮,印度人控制第二門炮。」
蔡彼得說當日有四隻日本軍機飛過,他們十六人擊落第二台經過的飛機。他戲謔說:「我們打中第二台飛機,打不中第一台,第二台走衰運。」
「不用看到它掉進海,一看到有煙出來,我們便非常興奮,人人都開心。」
長官獎勵他們一整隻羊,華人大廚煮了咖喱羊慰勞及奬勵。「之前都有吃肉,不過沒有這麼大、這麼多。整隻羊煮咖喱!這跟平常不同。軍隊請我們吃。」
不過,大量日軍進攻香港,香港抵抗不住,十八天後,港英政府宣佈向日本投降。蔡彼得說印度兵告訴他們脫掉軍服,穿上便服逃回自己的住處。
香港淪陷後,蔡彼得曾在金鐘船塢工作,協助收集情報。 之後前往大陸,輾轉變成「豬仔兵」(頂替他人的國民黨士兵)及土匪護衛。待日本宣佈投降,又再次回到香港。
雖然年事已高,蔡彼得仍然擔任二戰退役軍人會會長。他每天早上都會從住所獨自乘搭公車到天后的二戰退役軍人會會所,與義工和老朋友見面。
每年,蔡彼得都會參與香港重光紀念日的活動,悼念來自各國、為港捐軀的士兵,希望保留香港人對戰爭的記憶,毋忘歷史。
撰稿:蔡曉穎 BBC中文網記者 香港報導
責編:蕭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