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榆以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奪下55屆金馬最佳紀錄片獎,她在台上發表感言時說到「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一句話引發熱議,甚至挑動中國的敏感神經,讓許多中國籍演藝人員表態抵制,她個人的臉書也遭大量中國網民翻牆灌爆。
不為人知的是,今在典禮場合公然表態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傅榆,其實出自華僑家庭,父母也都曾是國民黨的忠實支持者,在這樣深藍背景長大的她,是如何尋找、進而轉變自己的認同的呢?《不曾消失的台灣省》這部短片,傅榆道出了她摸索認同的過程……
在過去「國語政策」的推行,與政府有意無意的打壓下,台語曾有很長一段時間被汙名化,甚至成為低俗的象徵。但不同的是,這位「外省」女孩,卻因兒時被同學用台語嘲笑,開啟了自身認同的探索之路。
紀錄片導演傅榆,透過公視「時光台灣」短片《不曾消失的台灣省》,反思自己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省籍情結」。
遭到聽不懂的語言嘲笑,嘗到「被排擠」的滋味
父母都是華僑的傅榆,在「非本省」的家庭長大,原本以為自己跟其他人沒什麼不同,直到小學時被同學用台語取笑,但自己卻完全聽不懂嘲笑的內容,只聽得懂自己的座號「29」,那時她深深覺得自己被排斥在圈子之外,開始覺得自卑,無法融入「本省」這個族群。
而這樣的感受,在上了大學之後卻更加強烈。這輩子幾乎沒離開過台北的傅榆,遇到許多來自外縣市的同學,開始認識到台北以外的生活圈其實不太一樣,而她也被當成對外縣市一無所知的「台北俗」,甚至還被嗆「台北以外有哪些縣市,你們(台北人)一定背不出來」。讓她再次感受到「無法融入」的辛酸。
隨著接觸更多人,才知道國民黨不只會迫害本省人…
因為從沒離開過台北,傅榆為了想看看「更大的世界」後來選擇到台南就讀研究所,之後她慢慢發現,身旁的同學們幾乎都很討厭國民黨,使在「外省」泛藍家庭長大的她覺得十分彆扭。可能傅榆家與其他本省家庭的經驗不同,沒有經歷過從日治到國民政府來台「狗去豬來」的驚愕瞬間,也沒有因為「本省籍」的身分在社會上被打壓、羞辱過的悲憤。而對於外省族群為何較傾向支持泛藍?她在片中也就自身的觀察下了這樣的註解:支持國民黨不是因為他們做得很好,而是覺得我跟國民黨一樣被(台灣)排斥在外。
「不會講台語」、「藍營」、「外省」、「天龍人」這些標籤貼在傅榆身上,讓她覺得很不是滋味,覺得自己是「外人」,無法融入「台灣」這個群體。但隨時光流逝,自己接觸越來越多人,傅榆也開始知道了許多以前從未知到的歷史:原來國民黨不只會迫害本省人,而是只要反對它的,通通都會被打壓,有人因此失去自由,甚至失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