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曉梅老師說,舉辦茶會時,光是庭院灑水一事,就會讓人忙翻了!因為既要讓花、草、樹木、青苔等,看起來閃閃發亮,又不能讓土地泥濘弄髒客人的衣服、鞋子,所以茶會開始前,光是灑水,就要灑三次。
第一次灑水,是在茶會前一天的傍晚;經過一整天陽光曝曬,土壤亟需水份,所以傍晚灑水時,水份會很快被土壤吸收、土壤還會冒出熱氣,但此時水份僅能止於土壤表層,土壤內部並沒有被水份滋潤到,所以在主人睡覺前,就要灑第二次水。
祝曉梅老師說:「第三次灑水的時間,就很考茶會主人的經驗了!」因為第三次灑水是在茶會舉辦前,得視茶會舉辦時間是上午或下午,而且還得看當天的天氣是陰晴雪雨,有著什麼樣的變化,要做到「讓客人看得出來有灑水,但又不能泥濘」,她透露,「萬一不小心把樹葉灑得太濕,還得用毛巾把它擦乾!」所以辦一場茶會,往往累得人仰馬翻。
中門:在一重露地與二重露地之間,以「中門」為分界,到這個地方主人才會出現,主人站在中門旁邊迎接客人,客人向主人行禮,但彼此並不說話,祝曉梅老師指著圖片上中門外的石頭說,每位客人站在石頭上,「注意看,這些石頭的排列方法有一個弧度,這個弧度會讓每一位客人行禮時,不讓後面的人對著前面的人的屁股!」
祝曉梅老師說,「中門」的形式並不一定是「門」,有些以「枝折戶」(しおりど)的形態,更形簡樸;有些以「中潛」的方式,像一扇矮小的窗,要鑽進去,同樣是暗示著「進入另一個世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