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分子生物學家John Medina曾引用文獻指出:「持續接收類似的訊息時,人類大腦的專注力頂多保持10分鐘,之後就會開始渙散。」而這個現象也讓教學人員、行銷專家投入研究,如何持續抓住聽眾的專注力。
Apple在今年9月的發表會中,就用上了這個「10分鐘法則」,全程不停改變節奏,藉由切換主題、拆分產品功能和設計由不同講者介紹、播放動態短片取代靜態投影片等技巧,重新設定聽眾大腦裡的倒數計時器。
發表會一開始,由執行長Tim Cook花5分鐘分享最新銷售狀況並介紹當天的兩大焦點:第四代Apple Watch和新款iPhone。接下來Cook介紹了營運長Jeff Williams出場,進入Apple Watch的主題,他花了2分鐘簡單說明了智慧手錶對消費者的重要性,隨後又播了一段影片,展示手錶設計上的細節。
接下來,持續著緊湊的節奏直到上半場結束,一共穿插了3段影片、換了4個人的聲音。到了下半場,相同主題持續的時間依舊不超過10分鐘,其中甚至有段20分鐘的區間(影片約50-70分鐘處),舞台上的講者更換了9人次!而從現場聽眾的反應看來,到最後掌聲依然熱烈,證明了Apple的精心安排確實奏效。
當然,「10分鐘法則」不只能用在產品發表,也能讓我們應用在職場上需要演說、簡報的場合。若你有團隊,不妨分工合作、個別負責最擅長的部分;若你單獨上台,試著穿插幾段影片、說個小趣事,讓聽眾的大腦不停重新倒數,爭取一個又一個的10分鐘!
Amazon禁止使用重點條列式的投影片,有情緒的故事才能讓人印象深刻
Amazon執行長Jeff Bezos有許多特別的規定,除了用來減少不必要會議的「兩片披薩法則」,另一項就是禁止員工在主管會議中使用PowerPoint簡報,這項規定也讓許多新進主管手足無措。
Bezos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認為表達想法最棒的方式是說一個「完整的好故事」,而不是把一個想法拆解成重點條列式的投影片。因此會議一開始,所有人會先坐下來花半小時仔細讀完6頁以完整敘事呈現的主題,接著才正式進入討論事項。
Bezos的做法呼應了古希臘哲學家Aristotle提出「說服力的三個要素」:分別是人格特質(ethos)、邏輯(logos)以及情感(pathos),而「情感」是三者當中最重要的一項因素。
神經科學的研究顯示,情緒在大腦中引起的反應速度僅次於反射動作,要讓一個想法有效傳播,說故事比秀數據更讓人印象深刻。這也是為什麼在全世界的選舉中,找到能挑起選民情緒的議題,比端出紮實的政策牛肉更有效的原因。當人們試圖回憶過去的事物,腦海中浮現的通常是「感覺」、「畫面」,而不是條列式的文字,情感豐沛的故事比起生硬無聊的敘事更讓人印象深刻。
而Bezos在經營企業時也用上了這個技巧。他經常親自閱讀客戶來信,因為這些充滿抱怨、感謝等情緒的軼事往往能夠真切指出Amazon有哪些地方做得還不夠好,比任何資料分析來得更有說服力。Bezos認為:「當我們的自我評估指標與這些客戶意見有所出入時,客戶通常是對的。」
從Bezos對故事的重視,我們可以理解當個好聽眾和好的說書人一樣重要。真實存在的主角、有邏輯的劇本再加上有溫度的情緒,才能成為有價值的故事打動人心。無論身在職場或經營企業,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能。
作者/陳蔚銘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創新拿鐵,原文標題:一次教會你,Google、Apple、Amazon產品發表會上用的簡報技巧!
責任編輯/郭丹穎
對職涯或未來出路有些疑問,需要過來人的建議?快來提問,讓學長姐幫助你!
請關注風傳媒特別企劃「學長姐說」,也歡迎加入FB社團進行討論!
請看 FB社團-學長姐說 !
學長姐說也歡迎讀者分享您的經驗,意者請將基本資料及文章寄至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