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英國這邁向民族融合的社會﹐確從未被它的大眾傳播媒體呈現出來。少數民族在全國創意產業裡僅佔百分之五。特別是影視媒體﹐在「多元」方面做的最差。「一打開電視﹐就感覺我不存在了﹐」國會議員葛歐伯特(Stephen Gilbert)曾這麼說﹐他說他是一位來自勞工階級的男同性戀議員﹐「電視螢幕上看不到我的同類人。」這種「不存在」的感覺﹐在少數民族人士裡非常普遍。
經常參與和製作電視節目的著名英國詩人﹐作家和音樂家班哲明札法奈(Benjamin Zephaniah)就這麼說﹕「早期我剛進入影視媒體時﹐那時的非裔人極少見﹐非裔人最多在電影裡扮演美國黑奴的角色... 我發現﹐電視上的非裔人是不談戀愛的... 。非裔人的奮鬥﹐更從不是故事的主題...。」
「英國電視業根本不代表少數民族﹐」班哲明說著忍不住苦笑﹐「而同時﹐電視業也不代表所有階級的英國白人... 因此它們看起來非常過時﹐節目很老套。我經常和年輕人談聊時問他們有沒有看昨晚的某某節目﹐好幾位年輕人的回答是﹐『我家裡沒有電視機』。」這不奇怪 -- 人們為什麼要每年花費等同於五千多塊台幣的執照費﹐來看那些完全不代表自己的破節目呢﹖
身為導演﹐演員﹐作家﹐並兼任倫敦中國藝術空間(Chinese Arts Space)主任的謝家聲 (David Tse)先生指出﹐影視媒體的缺乏多元﹐其實就是機構性的種族主義。「為什麼我們資助的﹐只是他人的文化表達?」他說。
當然﹐BBC多年來一直試著除去它這種「全白人」的不平等形像。畢竟﹐它是個公共廣播公司﹐它的宗旨寫明瞭是要「代表英國的所有地區和社區」。每年支付高昂執照費的觀眾﹐當然有權要求它公平地代表並呈現每一社區和群體。
這幾年﹐BBC開啟了「多元」(diversity)計劃﹐來調整它「全白人」的形像。多元計劃都以配額制為主。自二零零八年﹐它計劃中少數民族在二零一二年之前必達到的配額人數是百分之十二點五﹐其中﹐經理階層人數配額是僅僅百分之七﹐而BBC連這有限的配額都未能達到。接下來幾年的計劃(二零一三到二零一七年)﹐BBC針對區域不同的需要﹐採取區域配額﹐少數民族人數的總配額比例﹐比起上一期僅僅增加了兩個百分點﹐大多部門仍看不出什麼改變。
謝家聲先生在影視業裡三十多年的豐富經驗映證了以上。他指出﹐不僅少數民族人數比例低﹐而且少數民族在這些媒體中的呈現不公﹐比如﹐許多影片的製作對東方人的呈現是很定型的。在他事業的早期BBC曾聘他擔任一部連續劇裡餐館服務員的角色﹐「白人導演那時要求我『演出很東方的樣子』﹐我問他是什麼意思﹐他回答﹐『你知道的﹐就是很神秘的﹐高深莫測的那個樣子』。我對他說﹐我認識的東方人比你多﹐他們每個人都是複雜的個人。這白人導演所謂的『高深莫測』﹐指的是沒有個性的﹐不表達真實感情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