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和交往多年的男友分手後感受到強烈的悲傷,上班都忍不住眼淚,無法正常的工作生活。三個月過去了,C仍然傷心,情緒低落,覺得索然無味,但已可以正常的應對工作生活。半年後,C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生活,有時想到前男友還會痛,但已經基本走出了失戀的陰霾。
Z和男友在激烈的爭吵糾纏中最終也走向了分手,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中。同時感到自責,自我批鬥,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整個人看上去的感覺就像是被掏空了一樣,沒有了魂。三個月,半年,一年,Z似乎並沒有走出來,情緒仍然很低落,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依舊自我攻擊,整個人好像籠罩在一片很深的抑鬱中……
C和Z經歷了相同的生活事件——分手。為什麼C可以隨著時間走出失戀的創傷,而Z卻始終無法走出陰霾呢?
實際上,C經歷的過程是一個「哀傷」的過程,而Z的狀態,就是我們說的「抑鬱狀態」。
面對喪失,哀傷或抑鬱?
哀傷與抑鬱都是有重大的生活事件為前提,更具體的說,它們都與喪失有關。失戀,親人的疾病或離世,失業,離開故土,這些都是我們可能經歷的喪失,也都可能引發哀傷或是抑鬱。哀傷與抑鬱都會讓人感到很痛苦,喪失對外界的興趣,暫時的「失常」。
那麼兩者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首先,從主觀體驗上來說,抑鬱的人會感覺自己一無是處,渺小無能,或不能獨立的;而哀傷雖然也會讓人自我價值感降低,但並不會有如此之多的自我攻擊,即使有,也能夠比較快的從自責中恢復理性。
另外,就像文章開頭例子中的C和Z,哀傷的人經歷一個痛苦的哀悼過程,是會隨著時間逐漸恢復的;而抑鬱的人卻像一片散不開的陰霾,一直籠罩著憂鬱著。
抑鬱:對死去之人的內化
客體關係學家Klein將抑鬱描述為一個包含無法恢復的、被損壞的、無生氣的、垂死的人的墓地的內在情境 。抑鬱的狀態是我們對死去之人的內化,或者認同。我們不想體驗喪失的痛,所以通過內化和認同的過程,去抵抗分離,結果就是已死之人到了我們的內部,我們也變成了那個死掉的人。
這裡說的「死掉的人」,並不一定是這個人真的死了,而是指我們失去了對我們很重要的某人或某種東西。比如說,最早的喪失可能是斷奶,對於嬰兒來說,斷奶就是失去媽媽的乳房;如果媽媽患上了產後憂鬱,沒有能力去顧及嬰兒,那麼在嬰兒的內在世界中,可能覺得他已經失去了媽媽;後續的喪失包括兄弟姐妹的出生,讓他喪失了父母的獨寵;成年後的失業,失戀,等等。可以說,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的喪失。
我想用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讓大家對「認同」和「內化」這兩個心理學專業名詞有所理解:電影《春嬌與志明》中,春嬌說了一句經典台詞「和你分手後,我把自己活成了你」,這裡面就包含了認同或內化的過程。春嬌認同了志明的飲食偏好、生活習慣、性格特徵,將志明的特質納入她的自我,成為她自我的一部分,這樣即使他們分手了,她也感覺還和他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