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農業是人類文明相當重要的養分,自然界最原初的樣貌透過農業,在人類的面前展現生命的強韌。公視紀錄片《農村的遠見》,鏡頭走出城市,走入鄉村,把農業最真實的樣貌展現在螢幕上、觀眾面前。透過鏡頭中的視角,重新擁抱自然,擁抱生命最初的養分。
輕快的風,夾帶著從北海飄來的水氣,把地面變得又濕又滑。我小心翼翼地騎著腳踏車,穿越廣衾的綠意。不遠的前方,風扇臂緩緩移動、能親臨風車轉動的現場是件奇妙的因緣,因為風車運轉最好是在風力每秒五到十公尺,而荷蘭每年大概只有三個月時間才有此風力條件。低地國的風車群,是全世界都熟悉的人文景觀,它的形成,是地利與天時的共同演出。
在人類大量移居尼德蘭地區前幾世紀,今日我們所知道的荷蘭,大部分土地是由滿佈松樹及野草的沙丘,以及萊茵蘭河、馬士河與斯海爾德河所共同沖積的低漥沼澤三角洲所組成。
特別是遍植蘆葦與莎草的低漥沼澤,是荷蘭最核心的農業區域。翻開土地,你會意外地發現,這裡的土壤是由大量腐化不完全的植物所形成的泥炭土。這些植物因為泡在水裡,與氧氣隔絕,因此腐化不完全。但也因為土壤獨特性質,讓生活在低地的人們,在很早以前就意識到,這片土地並不完全適合種植榖類,牧草反而是最佳選擇。低地國的畜牧業,就是在此前提下開始發展。
泥炭土還有另一項特色,那就是能減緩有機質腐敗、氧化的程度,例如千年前埋在泥炭土層裡的古人遺骸,在二十世紀中葉出土之時,他的血肉、服飾彷若生前。富含碳的泥炭土,在乾燥以後,是極為便利的燃料,對於缺乏森林的荷蘭,在中世紀之前,泥炭土是燃料市場的基礎,古羅馬博物學家老普林尼,在記述當地人生活是這麼說的:
「他們用手挖泥,然後把它們風乾或曬乾,用這種土當作燃料,溫暖被北風凍壞的食物與身軀。」
但隨著開採泥炭,荷蘭人挖掘溝渠,排乾水份,嘗試改造泥炭沼澤,讓這塊土地更適合人居。但這一舉動反而讓土地海拔下降,土地排水效率變差,海水倒灌、雨季洪水及土壤塩化的風險大增。荷蘭人與土地之間的拉鋸,一直到一四○八年才有解答,那就是以圩田來圍堵,並用風車所驅動的幫浦抽水,因而形成今日我們印象中的荷蘭地景。
人與環境的互動過程中,形塑了荷蘭人敬天畏海、尊重自然,知命樂天卻也堅毅的民族精神。在面對經濟以等比級數躍昇的二十一世紀,人口成長對環境的壓力也不斷加劇。在民族精神的覺醒及再發現的過程中,荷蘭人意識到這片土地之於荷蘭,並不僅是農業和城市發展的根據,更是理解「荷蘭之所以為荷蘭」的重大關鍵。「綠心」(Groene Hart)的經營,不僅只是農業永續經營的理念實踐,它更是為後代,乃至於人類文明史,留下珍貴回憶的書寫形式。
「綠心」,不只是荷蘭的歷史,更是全體人類的故事。
公視於12月4 日推出旗艦紀錄片《農村的遠見》(The Eternal Farm Villages),為導演劉嵩與總策劃林盛豐博士十年磨一劍作品,以4K高水準影像製作,經由人與土地的故事,帶領觀眾走出城市,深入世界各地的農村典範,期待開啟國人對農村的想像與視野。公視特別邀請作家謝哲青與連俞涵與撰文分享。
(《農村的遠見》系列紀錄片自即日起至2019年1月1日,每週二晚上十點於公視主頻播出。『荷蘭Groene Hart 綠心 綠色核心』集於2018年12月18日全球首播。4K中文版及英文版,於「公視+」平台免費收看)
責任編輯/陳秉弘